二十七、中國的「茶花女」

二十七、中國的「茶花女」

[筆下文學Www.bxwx.net]

中國的「茶花女」

----兼析詞牌名《黃金縷》

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小仲馬(1824年-1895年)的《茶花女》享譽文壇。他的父親是以多產聞名於世的傑出作家大仲馬。在大仲馬奢侈豪華而又飄浮不定的生活影響下,小仲馬最初「覺得用功和遊戲都索然寡味」。20歲時,他就結識了一些有夫之婦,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馬就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於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的靈感。《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瑪格麗特原來是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后,開始了賣笑生涯。由於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貴族公子爭相追逐,成了紅極一時的「社交明星」。她隨身的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茶花女》的義大利名稱為Traviata,原意為「一個墮落的女人」(或「失足者」),我國一般均譯作《茶花女》.法國的「茶花女」名揚世界,而中國的「茶花女」卻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今天我要和大家說一說中國「茶花女」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據宋何遠《春渚紀聞》和張耒的《柯山集》記載:「司馬槱(yóu,字才仲)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司馬光堂兄弟的孫子。科舉及第,調入關中第一幕官。剛剛到洛下住下來,白天就做了一個夢,恍惚間見一個穿著古時衣服美女,走進他的帳中,手執檀板在歌唱:「家在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年華度。燕子又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只唱了半闋就要離開。司馬槱非常喜愛這首詞,因而詢問曲名,說是《黃金縷》。並且告訴他說:「以後我們會在錢塘江上相見。」五年後因為蘇軾的舉薦,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賜同進士出身,司馬槱被任命到杭州做秦少章(秦少游的弟弟)的幕僚,後知杭州。而他的官舍不遠後面,恰巧就是南朝齊蘇小小的墓。故司馬槱寫了詞的下半闋,把這首詞寫完整了:

家在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年華度。燕子又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清歌,唱徹《黃金縷》。望斷行雲無去處,夢回明月生春浦。

這是一首記夢的詞,內容是寫男女戀情。司馬槱在夢中遇見一位家住錢塘的歌妓蘇小小為他唱歌,他意有所戀,夢醒后寫了這首詞。上片詞是夢中女子所唱,故以女人口吻來寫。首句寫女人自報住址,接著這位女子介紹她的生活和心情。一年一度,花開花落,年復一年,幾度春秋。花開花落,本自無情,而逝水年華,未免有恨。暗示了一位歌妓的心情。最惱人的還是燕子。它在黃昏細雨中飛來飛去,將落花春泥一起銜上雕梁。就在燕子銜來銜去中,春天竟偷偷地溜走了,似乎是被燕子銜走了。更何況細雨迷朦,黃昏黯淡,這凄迷的景色,更加深了這位歌女凄清愁苦的情緒。下片司馬槱以自己的口氣寫與這位女子的相見和別後相思。先寫女子美麗的形象,半月形的犀牛角梳斜插在烏黑如雲的鬢邊,好象一鉤彎彎的明月從烏雲中半吐出來一樣,美麗極了。這女子不僅以她容貌之美使詞人憐愛,更以她動人的歌聲使人傾倒。她輕敲檀板,緩轉珠喉,唱《黃金縷》。正當司馬槱情緒達到**時,女子的形象卻突然消失了,惟有一輪明月漸漸從春浦升起,一切都成夢幻,令人低回宛轉,不勝惆悵。

《黃金縷》即《蝶戀花》調的別名。唐李白詩有「翡翠黃金縷,綉成歌舞衣」句,唐陳羽詩有「朝參暮拜白玉堂,繡衣著盡黃金縷」句,唐鄭谷詩有「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句,馮延巳取唐人詩句之意,成《蝶戀花》詞一闋,因詞中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之句,故名《黃金縷》。《蝶戀花》原名《鵲踏枝》,又名《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

其實,司馬槱夢見的蘇小小,是南齊時杭州的名妓,生平不詳。相傳蘇小小先世曾為東晉官,流落到錢塘后靠祖產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謝世,家遭不幸,於是變賣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被逼淪為歌伎。蘇小小「貌絕青樓,才空士類」,常在她的小樓里以詩會友,19歲因病咯血而死,葬於西泠之塢。

司馬槱與秦少章談起了這件事,秦少章非常驚訝,說:「蘇小小之墓,就在你官舍後面的西泠,『何不酹酒吊之』。」司馬槱與秦少章一同尋找蘇小小之墓,並臨墓拜祭祀。當天晚上,司馬槱夢見蘇小小與他同寢,並說:「妾願酬矣,得佳婿如此,夫復何求?」。就這樣,司馬槱與蘇小小的幽婚,整整持續了三年。一天晚上,蘇小小對司馬槱說:「伺君三載,今日當別。」從此,司馬槱非常凄惻,日漸憔悴,為寄託自己的相思,填了一首《河傳》,並「謳之數四,意頗不懌。」

銀河漾漾。正桐飛露井,寒生斗帳。芳草夢驚,人憶高唐惆悵。感離愁,甚情況。春風二月桃花浪。扁舟征棹,又過吳江上。人去雁回,千里風雲相望。倚江樓,倍凄愴。

不到一年,司馬槱就病到了。傳說他所乘的畫船停在河塘邊。一天,舵工看見司馬槱遽帶著攜一個美麗的姑娘要上船,舵工趕忙答應,突然船尾起火。舵工慌忙回去告訴夫人,當舵工走到家門口時,就聽到了家裡傳出的慟哭聲。」於是,家人就把司馬槱葬在蘇小小的墓旁邊。

傳說雖然有些荒誕與恐怖,但表達了人們對蘇小的懷戀與同情。

生前,楊柳春發,暖風拂面,蘇小小寄情山水的同時,心思卻也是止不住的寂寞,歡笑往來的日子裡,她渴望有位知音能夠明白自己的高潔。一次春遊,蘇小小邂逅了風流才俊阮郁,當朝宰相的兒子,郎有情,妾有意。雖然蘇小小明白相國公子和青樓歌妓的差距,但春心萌動的少女遇見了心目中白馬王子,就顧不得羞澀了,於是,蘇小小主動大膽相邀:

燕引鶯招柳夾道,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訪,家住西泠妾姓蘇。

阮郁也喜歡這位美麗的歌妓,同時也看出了蘇小小對這種愛情很擔心。於是阮郁主動求婚,並指著西湖的松柏道:「青松作證,阮郁願與小小同生死。」後來,在賈姨媽的撮合下,蘇小小歡喜的和阮郁拜了天地,喝了交杯酒。據說蘇小小在答應阮郁求婚室,當場吟唱了她的傳世名作《同心歌》(又名《西陵蘇小小詞》):

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這首「同心歌」道出了她對愛情的渴望。隨後的一切,像戲曲里演的一樣,宰相招回了他的兒子。自阮郁去后,音信皆無。「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雲磨。」蘇小小整日以淚洗面,吟詩解愁。幾年後,蘇小小應邀和阮郁都在斷橋相會,阮郁只願納她為妾,蘇小小悲憤地說:「這裡可沒有青松為你作證。」第一次,也是蘇小小唯一的一次愛情就這樣幻滅了。郎君負義,可蘇小小對阮郁刻骨銘心之情始終不渝。

斷橋相會之後,便入房,飲一會兒酒,撫一會兒琴,間或抽泣幾聲,她徹底的醉了。「男女之情,薄似雲煙,短似朝露。」蘇小小嗤嗤的笑著,對著賈姨媽,似答非答地說:我的心是乾淨的。從此愈發少言,痴戀山水之間。

上江觀察使孟浪久慕芳名三次召見,蘇小小不畏強權,蔑視豪門,都借故不到。最後雖去,但面對孟浪的刁難,不卑不亢。借庭院中盛開的梅花吟道:

梅花雖傲骨,怎可敵春寒。

若要分紅白,還須青眼看。

孤傲冷艷震懾了孟浪,使他知趣而退。當面對自己所愛的人,又是另一番景象。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蘇小小游到石屋山中,正是紅葉滿山,遇見山中苦讀的書生鮑仁。蘇小小便慷慨贈銀,鮑仁感嘆道:「千秋俠義,誰知反在閨帷。」得到蘇小小資助去京應試得以金榜題名,出任滑州刺史的鮑仁,專程趕來報恩,獲悉小小的死訊,撫棺痛哭。並遵照蘇小小「生在西泠,死在西泠,埋骨西泠,不負一生好山水」的遺願,出資在西冷橋畔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題「錢塘蘇小小之墓」。鮑仁埋蘇香丘,日夜對望;結廬西湖,終不復娶。後人又在墓上建亭,並以她的字「慕才」而名之。

後世鴻儒大雅來杭州,大多臨廬憑弔,唐代的白居易,也把自己寫成是蘇小小的欽仰者,他在《雜曲歌辭·楊柳枝》中吟誦道: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唐元稹《題蘇小像》:

槐蔭庭院宜清晝,簾卷香風透。美人圖畫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鶯鶯燕燕分飛后,粉淺梨花瘦。只除蘇小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

沈原理《蘇小小歌》:

歌聲引回波,舞衣散秋影。

夢斷別青樓,千秋香骨冷。

青銅鏡里雙飛鸞,飢烏吊月啼勾欄。

風吹野火火不滅,山妖笑入狐狸穴。

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復朝。

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

明袁宏道《西陵橋》:

西陵橋,水長生。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斫為柴。青驄馬,自西來。昨日樹頭花,今朝陌上土。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

明徐渭《蘇小小墓》詩:

一抔蘇小是耶非,繡口花腮爛舞衣。

自古佳人難再得,從今比翼罷雙飛。

薤邊露眼啼痕淺,松下同心結帶稀。

恨不顛狂如大阮,欠將一曲慟兵閨。

明湯顯祖《招慶寺》:

曉風疏雨帶雲陰,翠黛輕衫湖水心。

一曲渭城底春色,西泠橋畔落花深。

這些詠諷憑弔,蘇小小不屑一顧,只對唐朝的李賀情有獨鍾。因為李賀以一曲幽冷《蘇小小》詩,撥動了她的心弦: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珮。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從此,蘇小小芳魂一直陪伴著李賀浪跡天涯。

據沈復的《浮生六記》記述,蘇小墓在西泠橋側。最初僅半丘黃土而已,乾隆皇帝1780年聖駕南巡,曾詢問蘇小小墓。1784年春乾隆帝再次南巡,沈復隨父親迎接聖駕,那時蘇小墓已石築為八角形,上立一石碑上刻「錢塘蘇小小之墓」。沈復非常有感觸地說:「古往今來烈魄忠魂堙沒不傳的不可勝數,即使被傳但不久就消聲妮跡的也不在少數,蘇小小隻是一個名妓而已,為什麼自南齊至今,盡人皆知?這大概是靈氣所鍾,為湖山點綴吧」。

文革前夕,蘇小小墓被紅衛兵毀壞。2004年杭州市政府決定重修蘇小小墓。重建后的慕才亭內有十二幅楹聯,邀請了沈鵬、馬世曉、黃文中等12位書法家題寫。這十二幅楹聯分別是:

桃花流水沓然去,油壁香車不再逢。

千載芳名留古迹,六朝韻事著西泠。

湖山此地曾埋玉,風月其人可鑄金。

花須柳眼渾無賴,落絮遊絲亦友情。

且看青冢留千古,漫道紅顏本暫時。

花光月影宜相照,玉骨冰肌未始寒。

十載青衫頻弔古,一抔黃土永埋香。

金粉六朝香車何處,才華一代青冢猶存。

煙雨鎖西泠剩孤冢殘碑浙水嗚咽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嶼櫻花猶似六朝春。

亭前瞻柳色風情已矣,戶上寄萍蹤雪印依然。

幾輩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壟中。

燈火疏簾盡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畫舫獨教芳冢佔西泠。

蘇小小,一個冰雪聰明、志高趣奇的女子,一個超凡脫俗,至情至性的女子,堪稱是千古情種,被譽為「中國的茶花女。」

[筆下文學Www.bxwx.net]

中國的「茶花女」

----兼析詞牌名《黃金縷》

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小仲馬(1824年-1895年)的《茶花女》享譽文壇。他的父親是以多產聞名於世的傑出作家大仲馬。在大仲馬奢侈豪華而又飄浮不定的生活影響下,小仲馬最初「覺得用功和遊戲都索然寡味」。20歲時,他就結識了一些有夫之婦,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馬就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於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的靈感。《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瑪格麗特原來是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后,開始了賣笑生涯。由於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貴族公子爭相追逐,成了紅極一時的「社交明星」。她隨身的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茶花女》的義大利名稱為Traviata,原意為「一個墮落的女人」(或「失足者」),我國一般均譯作《茶花女》.法國的「茶花女」名揚世界,而中國的「茶花女」卻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今天我要和大家說一說中國「茶花女」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據宋何遠《春渚紀聞》和張耒的《柯山集》記載:「司馬槱(yóu,字才仲)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司馬光堂兄弟的孫子。科舉及第,調入關中第一幕官。剛剛到洛下住下來,白天就做了一個夢,恍惚間見一個穿著古時衣服美女,走進他的帳中,手執檀板在歌唱:「家在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年華度。燕子又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只唱了半闋就要離開。司馬槱非常喜愛這首詞,因而詢問曲名,說是《黃金縷》。並且告訴他說:「以後我們會在錢塘江上相見。」五年後因為蘇軾的舉薦,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賜同進士出身,司馬槱被任命到杭州做秦少章(秦少游的弟弟)的幕僚,後知杭州。而他的官舍不遠後面,恰巧就是南朝齊蘇小小的墓。故司馬槱寫了詞的下半闋,把這首詞寫完整了:

家在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年華度。燕子又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清歌,唱徹《黃金縷》。望斷行雲無去處,夢回明月生春浦。

這是一首記夢的詞,內容是寫男女戀情。司馬槱在夢中遇見一位家住錢塘的歌妓蘇小小為他唱歌,他意有所戀,夢醒后寫了這首詞。上片詞是夢中女子所唱,故以女人口吻來寫。首句寫女人自報住址,接著這位女子介紹她的生活和心情。一年一度,花開花落,年復一年,幾度春秋。花開花落,本自無情,而逝水年華,未免有恨。暗示了一位歌妓的心情。最惱人的還是燕子。它在黃昏細雨中飛來飛去,將落花春泥一起銜上雕梁。就在燕子銜來銜去中,春天竟偷偷地溜走了,似乎是被燕子銜走了。更何況細雨迷朦,黃昏黯淡,這凄迷的景色,更加深了這位歌女凄清愁苦的情緒。下片司馬槱以自己的口氣寫與這位女子的相見和別後相思。先寫女子美麗的形象,半月形的犀牛角梳斜插在烏黑如雲的鬢邊,好象一鉤彎彎的明月從烏雲中半吐出來一樣,美麗極了。這女子不僅以她容貌之美使詞人憐愛,更以她動人的歌聲使人傾倒。她輕敲檀板,緩轉珠喉,唱《黃金縷》。正當司馬槱情緒達到**時,女子的形象卻突然消失了,惟有一輪明月漸漸從春浦升起,一切都成夢幻,令人低回宛轉,不勝惆悵。

《黃金縷》即《蝶戀花》調的別名。唐李白詩有「翡翠黃金縷,綉成歌舞衣」句,唐陳羽詩有「朝參暮拜白玉堂,繡衣著盡黃金縷」句,唐鄭谷詩有「莫惜黃金縷,難忘白雪枝」句,馮延巳取唐人詩句之意,成《蝶戀花》詞一闋,因詞中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之句,故名《黃金縷》。《蝶戀花》原名《鵲踏枝》,又名《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

其實,司馬槱夢見的蘇小小,是南齊時杭州的名妓,生平不詳。相傳蘇小小先世曾為東晉官,流落到錢塘后靠祖產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謝世,家遭不幸,於是變賣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被逼淪為歌伎。蘇小小「貌絕青樓,才空士類」,常在她的小樓里以詩會友,19歲因病咯血而死,葬於西泠之塢。

司馬槱與秦少章談起了這件事,秦少章非常驚訝,說:「蘇小小之墓,就在你官舍後面的西泠,『何不酹酒吊之』。」司馬槱與秦少章一同尋找蘇小小之墓,並臨墓拜祭祀。當天晚上,司馬槱夢見蘇小小與他同寢,並說:「妾願酬矣,得佳婿如此,夫復何求?」。就這樣,司馬槱與蘇小小的幽婚,整整持續了三年。一天晚上,蘇小小對司馬槱說:「伺君三載,今日當別。」從此,司馬槱非常凄惻,日漸憔悴,為寄託自己的相思,填了一首《河傳》,並「謳之數四,意頗不懌。」

銀河漾漾。正桐飛露井,寒生斗帳。芳草夢驚,人憶高唐惆悵。感離愁,甚情況。春風二月桃花浪。扁舟征棹,又過吳江上。人去雁回,千里風雲相望。倚江樓,倍凄愴。

不到一年,司馬槱就病到了。傳說他所乘的畫船停在河塘邊。一天,舵工看見司馬槱遽帶著攜一個美麗的姑娘要上船,舵工趕忙答應,突然船尾起火。舵工慌忙回去告訴夫人,當舵工走到家門口時,就聽到了家裡傳出的慟哭聲。」於是,家人就把司馬槱葬在蘇小小的墓旁邊。

傳說雖然有些荒誕與恐怖,但表達了人們對蘇小的懷戀與同情。

生前,楊柳春發,暖風拂面,蘇小小寄情山水的同時,心思卻也是止不住的寂寞,歡笑往來的日子裡,她渴望有位知音能夠明白自己的高潔。一次春遊,蘇小小邂逅了風流才俊阮郁,當朝宰相的兒子,郎有情,妾有意。雖然蘇小小明白相國公子和青樓歌妓的差距,但春心萌動的少女遇見了心目中白馬王子,就顧不得羞澀了,於是,蘇小小主動大膽相邀:

燕引鶯招柳夾道,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訪,家住西泠妾姓蘇。

阮郁也喜歡這位美麗的歌妓,同時也看出了蘇小小對這種愛情很擔心。於是阮郁主動求婚,並指著西湖的松柏道:「青松作證,阮郁願與小小同生死。」後來,在賈姨媽的撮合下,蘇小小歡喜的和阮郁拜了天地,喝了交杯酒。據說蘇小小在答應阮郁求婚室,當場吟唱了她的傳世名作《同心歌》(又名《西陵蘇小小詞》):

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這首「同心歌」道出了她對愛情的渴望。隨後的一切,像戲曲里演的一樣,宰相招回了他的兒子。自阮郁去后,音信皆無。「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雲磨。」蘇小小整日以淚洗面,吟詩解愁。幾年後,蘇小小應邀和阮郁都在斷橋相會,阮郁只願納她為妾,蘇小小悲憤地說:「這裡可沒有青松為你作證。」第一次,也是蘇小小唯一的一次愛情就這樣幻滅了。郎君負義,可蘇小小對阮郁刻骨銘心之情始終不渝。

斷橋相會之後,便入房,飲一會兒酒,撫一會兒琴,間或抽泣幾聲,她徹底的醉了。「男女之情,薄似雲煙,短似朝露。」蘇小小嗤嗤的笑著,對著賈姨媽,似答非答地說:我的心是乾淨的。從此愈發少言,痴戀山水之間。

上江觀察使孟浪久慕芳名三次召見,蘇小小不畏強權,蔑視豪門,都借故不到。最後雖去,但面對孟浪的刁難,不卑不亢。借庭院中盛開的梅花吟道:

梅花雖傲骨,怎可敵春寒。

若要分紅白,還須青眼看。

孤傲冷艷震懾了孟浪,使他知趣而退。當面對自己所愛的人,又是另一番景象。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蘇小小游到石屋山中,正是紅葉滿山,遇見山中苦讀的書生鮑仁。蘇小小便慷慨贈銀,鮑仁感嘆道:「千秋俠義,誰知反在閨帷。」得到蘇小小資助去京應試得以金榜題名,出任滑州刺史的鮑仁,專程趕來報恩,獲悉小小的死訊,撫棺痛哭。並遵照蘇小小「生在西泠,死在西泠,埋骨西泠,不負一生好山水」的遺願,出資在西冷橋畔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題「錢塘蘇小小之墓」。鮑仁埋蘇香丘,日夜對望;結廬西湖,終不復娶。後人又在墓上建亭,並以她的字「慕才」而名之。

後世鴻儒大雅來杭州,大多臨廬憑弔,唐代的白居易,也把自己寫成是蘇小小的欽仰者,他在《雜曲歌辭·楊柳枝》中吟誦道: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唐元稹《題蘇小像》:

槐蔭庭院宜清晝,簾卷香風透。美人圖畫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鶯鶯燕燕分飛后,粉淺梨花瘦。只除蘇小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

沈原理《蘇小小歌》:

歌聲引回波,舞衣散秋影。

夢斷別青樓,千秋香骨冷。

青銅鏡里雙飛鸞,飢烏吊月啼勾欄。

風吹野火火不滅,山妖笑入狐狸穴。

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復朝。

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

明袁宏道《西陵橋》:

西陵橋,水長生。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斫為柴。青驄馬,自西來。昨日樹頭花,今朝陌上土。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

明徐渭《蘇小小墓》詩:

一抔蘇小是耶非,繡口花腮爛舞衣。

自古佳人難再得,從今比翼罷雙飛。

薤邊露眼啼痕淺,松下同心結帶稀。

恨不顛狂如大阮,欠將一曲慟兵閨。

明湯顯祖《招慶寺》:

曉風疏雨帶雲陰,翠黛輕衫湖水心。

一曲渭城底春色,西泠橋畔落花深。

這些詠諷憑弔,蘇小小不屑一顧,只對唐朝的李賀情有獨鍾。因為李賀以一曲幽冷《蘇小小》詩,撥動了她的心弦: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珮。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從此,蘇小小芳魂一直陪伴著李賀浪跡天涯。

據沈復的《浮生六記》記述,蘇小墓在西泠橋側。最初僅半丘黃土而已,乾隆皇帝1780年聖駕南巡,曾詢問蘇小小墓。1784年春乾隆帝再次南巡,沈復隨父親迎接聖駕,那時蘇小墓已石築為八角形,上立一石碑上刻「錢塘蘇小小之墓」。沈復非常有感觸地說:「古往今來烈魄忠魂堙沒不傳的不可勝數,即使被傳但不久就消聲妮跡的也不在少數,蘇小小隻是一個名妓而已,為什麼自南齊至今,盡人皆知?這大概是靈氣所鍾,為湖山點綴吧」。

文革前夕,蘇小小墓被紅衛兵毀壞。2004年杭州市政府決定重修蘇小小墓。重建后的慕才亭內有十二幅楹聯,邀請了沈鵬、馬世曉、黃文中等12位書法家題寫。這十二幅楹聯分別是:

桃花流水沓然去,油壁香車不再逢。

千載芳名留古迹,六朝韻事著西泠。

湖山此地曾埋玉,風月其人可鑄金。

花須柳眼渾無賴,落絮遊絲亦友情。

且看青冢留千古,漫道紅顏本暫時。

花光月影宜相照,玉骨冰肌未始寒。

十載青衫頻弔古,一抔黃土永埋香。

金粉六朝香車何處,才華一代青冢猶存。

煙雨鎖西泠剩孤冢殘碑浙水嗚咽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嶼櫻花猶似六朝春。

亭前瞻柳色風情已矣,戶上寄萍蹤雪印依然。

幾輩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壟中。

燈火疏簾盡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畫舫獨教芳冢佔西泠。

蘇小小,一個冰雪聰明、志高趣奇的女子,一個超凡脫俗,至情至性的女子,堪稱是千古情種,被譽為「中國的茶花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詞風月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詞風月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二十七、中國的「茶花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