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詞牌名《一斛珠》與畫眉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初看這個標題,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唐玄宗卻把它們硬生生的拉上了關係。
據考證,畫眉之風起於戰國,《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這兩句詩都是說用青黑色顏料即黛畫眉。漢朝王逸考證《大招》為屈原作品,而屈原是戰國時期的人。
當時婦女畫眉很簡單,是用柳枝燒焦后塗在眉毛上。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材料,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石黛」。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螺子黛等。
畫眉到了唐朝達到了最高峰,特別到了唐玄宗李隆基這位風流天子時代,繼承、發展了前代畫眉的式樣,使畫眉更加豐富多彩。唐朝張泌《妝樓記》記載:「安史之亂時,唐明皇愴惶逃跑,在逃往四川的路上,令畫工作《十眉圖》,橫雲、斜月是其中的兩種名稱。」但明朝楊慎在《丹鉛續錄·十眉圖》中只有橫雲眉,而沒有斜月眉的說法:「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還煙眉,又名涵煙眉;九曰橫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
唐張祜《集靈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講的是唐玄宗與他所寵愛的姨姐姐得曖昧故事,成為歷史上偷情的經典。而事實上,唐玄宗與畫眉的著名故事卻不是這個。
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的寵妃江采蘋(生年不詳,卒於765年)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備。
江采蘋的父親叫江仲遜,是個醫生。他很重視兒女攻讀詩書。江采蘋自幼聰明,九歲就能背誦古代許多詩歌名篇。開元年間由太監高力士至閩、粵選美時被選入侍玄宗。在成千上萬秀女中,江采蘋不但姿容出眾,談吐舉止也優雅大方。唐玄宗非常喜歡,因其性喜梅花,玄宗因賜號為「梅妃」。有一次,玄宗帶她到勤政殿觀看魚龍百戲。回來時興緻很高,問梅妃:「你家中尚有何人?朕封他為官。」梅妃說:「父親已故,家裡再沒有人了。願陛下以蒼生為重,施恩百姓」。玄宗說:「好,朕就送一個梨園戲班到莆田,讓你家鄉百姓一飽眼福,也顯顯皇妃的榮耀,你看如何?」梅妃立即下跪謝恩。玄宗又說:「你為何鬱鬱寡歡?有什麼不遂心的,儘管說來,朕必令愛卿心滿意足。」梅妃說:「昔太宗有貞觀之治,百姓安樂。願陛下也有開元之治。」玄宗聽了,怔了一怔,然後拈鬚笑道:「朕早有此志,愛妃不言,朕幾乎忘了。」玄宗即罷了游宴,親理萬機,勵精圖治。然兒,好景不長,沒多久,唐玄宗奪兒子李瑁(mào)的老婆,與已故武惠妃長相極為相似的楊玉環做自己的妃子。很快,唐明皇把百般妖媚的楊玉環封為貴妃,並將「三千寵愛集於一身」,致使「六宮粉黛無顏色」。日同她飲酒賞花,什麼事情都不管,「**苦短日起高,從此君王不早朝」。楊貴妃性妒,而梅妃溫柔善良,不與之斗。皇帝為討好楊貴妃便把日失寵梅妃遷到皇宮外的上陽東宮去。一次嶺南送來荔枝,玄宗想分一點給梅妃嘗嘗,但不敢,怕楊貴妃發威,便叫人偷偷送去一斛(hú,量器名,古時以十斗為斛)珍珠賜於她。江妃不受,寫下《一斛珠》: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閱后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詞牌由此而得。又名《醉落魄》、《怨春風》、《章台月》、《一斛夜明珠》、《醉落拓》、《梅梢雪》、梅妃曾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后死於安史之亂。除了《梅妃傳》外,莆田人李俊甫在南宋嘉定年間的《莆陽比事》中載有「梅妃入侍」。南宋時與陸遊、辛棄疾齊名的莆田籍大詞人劉克莊亦有吟梅妃詩。明清的《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京劇《梅妃》、雜劇《驚鴻記》、《一斛珠》及洪昇的《長生殿》,小說《唐史演義》……乃至現代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井上靖的《楊貴妃傳》都有梅妃這個人物。文學巨擎歌德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時,看到托姆斯的英譯《謝賜珍珠》詩(或稱《梅妃詩》、《一斛珠》),就把它譯成德文,登載在自己出版的《藝術與古代》雜誌第6期上。郁達夫在《閩游滴瀝》中亦說:「福建美人之在歷史上著名的,當然要首推和楊貴妃爭寵的梅妃。」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福建考察時,曾作有《途次莆田》詩:「梅妃生里傳猶在,浹祭研田有孑遺。」梅妃作為歷史名人已被載入《中國名人名勝大辭典》中。相傳莆田縣黃石鄉江東村是梅妃故里,現在該村有浦口宮(梅妃宮)、鵝脰(dòu,脖子)、抬頭石「梅妃故里」石刻等有關梅妃的古迹和傳說,《江氏族譜》記載梅妃的父親江仲遜是該村江氏第11代孫。如今人們還很想念1000多年前這位奇女子,稱她為「祖姑皇妃」。
而歷史上男人為女人畫眉的故事,要首推西漢的張敞。據《漢書·張敞傳》記載:長安市長(京兆尹)張敞上班回家后,經常為老婆畫眉。以至於當時首都長安流傳「張市長所畫的眉毛式樣最嫵媚動人,也最性感」。有一個與張市長有過節的官員聽說后,就向皇帝老兒打了一個小報告。皇帝就問他是怎麼一回事。他回答說:「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對這樣合情合理的解頤妙語,皇帝老兒當然也一笑了之。
但元朝邵亨貞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學張敞畫眉,誰知他老婆要求太高,把黛畫得多了一點,她嫌太濃,傅粉薄了一點,她驚呼太淺了,把他搞得左右為難。於是,他填了一首《沁園春·美人眉》以自嘲:
巧斗彎環,纖凝嫵媚,明妝未收。似江亭曉玩,遙山拂翠,宮簾暮卷,新月橫鉤。埽黛嫌濃,塗鉛訝淺,能畫張郎不自由。傷春倦,為皺多無力,翻作嬌羞。填來不滿橫秋。料著得人間多少愁。記魚箋緘啟,背人偷斂,雁鈿膠並,運指輕揉。有喜先佔,長顰難效,柳葉輕黃今在否。雙尖鎖,試臨鸞一展,依舊風流。
然而,眉毛終究是奢侈品,它的重要性就來自於文化。由於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們完全找得到相反的例證。有不少人類群體並不要眉毛。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很多部落便認為眉毛難看,拔得光光,連眼睫毛也在掃除之列。喬叟時代的英格蘭時女郎拔除眉毛,留下毫不修飾的兩條眉脊。義大利也有這樣的時代,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世人都被這位沒有眉毛的少婦的美所折服。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初看這個標題,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唐玄宗卻把它們硬生生的拉上了關係。
據考證,畫眉之風起於戰國,《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這兩句詩都是說用青黑色顏料即黛畫眉。漢朝王逸考證《大招》為屈原作品,而屈原是戰國時期的人。
當時婦女畫眉很簡單,是用柳枝燒焦后塗在眉毛上。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材料,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石黛」。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螺子黛等。
畫眉到了唐朝達到了最高峰,特別到了唐玄宗李隆基這位風流天子時代,繼承、發展了前代畫眉的式樣,使畫眉更加豐富多彩。唐朝張泌《妝樓記》記載:「安史之亂時,唐明皇愴惶逃跑,在逃往四川的路上,令畫工作《十眉圖》,橫雲、斜月是其中的兩種名稱。」但明朝楊慎在《丹鉛續錄·十眉圖》中只有橫雲眉,而沒有斜月眉的說法:「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還煙眉,又名涵煙眉;九曰橫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
唐張祜《集靈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講的是唐玄宗與他所寵愛的姨姐姐得曖昧故事,成為歷史上偷情的經典。而事實上,唐玄宗與畫眉的著名故事卻不是這個。
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的寵妃江采蘋(生年不詳,卒於765年)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備。
江采蘋的父親叫江仲遜,是個醫生。他很重視兒女攻讀詩書。江采蘋自幼聰明,九歲就能背誦古代許多詩歌名篇。開元年間由太監高力士至閩、粵選美時被選入侍玄宗。在成千上萬秀女中,江采蘋不但姿容出眾,談吐舉止也優雅大方。唐玄宗非常喜歡,因其性喜梅花,玄宗因賜號為「梅妃」。有一次,玄宗帶她到勤政殿觀看魚龍百戲。回來時興緻很高,問梅妃:「你家中尚有何人?朕封他為官。」梅妃說:「父親已故,家裡再沒有人了。願陛下以蒼生為重,施恩百姓」。玄宗說:「好,朕就送一個梨園戲班到莆田,讓你家鄉百姓一飽眼福,也顯顯皇妃的榮耀,你看如何?」梅妃立即下跪謝恩。玄宗又說:「你為何鬱鬱寡歡?有什麼不遂心的,儘管說來,朕必令愛卿心滿意足。」梅妃說:「昔太宗有貞觀之治,百姓安樂。願陛下也有開元之治。」玄宗聽了,怔了一怔,然後拈鬚笑道:「朕早有此志,愛妃不言,朕幾乎忘了。」玄宗即罷了游宴,親理萬機,勵精圖治。然兒,好景不長,沒多久,唐玄宗奪兒子李瑁(mào)的老婆,與已故武惠妃長相極為相似的楊玉環做自己的妃子。很快,唐明皇把百般妖媚的楊玉環封為貴妃,並將「三千寵愛集於一身」,致使「六宮粉黛無顏色」。日同她飲酒賞花,什麼事情都不管,「**苦短日起高,從此君王不早朝」。楊貴妃性妒,而梅妃溫柔善良,不與之斗。皇帝為討好楊貴妃便把日失寵梅妃遷到皇宮外的上陽東宮去。一次嶺南送來荔枝,玄宗想分一點給梅妃嘗嘗,但不敢,怕楊貴妃發威,便叫人偷偷送去一斛(hú,量器名,古時以十斗為斛)珍珠賜於她。江妃不受,寫下《一斛珠》: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閱后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詞牌由此而得。又名《醉落魄》、《怨春風》、《章台月》、《一斛夜明珠》、《醉落拓》、《梅梢雪》、梅妃曾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后死於安史之亂。除了《梅妃傳》外,莆田人李俊甫在南宋嘉定年間的《莆陽比事》中載有「梅妃入侍」。南宋時與陸遊、辛棄疾齊名的莆田籍大詞人劉克莊亦有吟梅妃詩。明清的《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京劇《梅妃》、雜劇《驚鴻記》、《一斛珠》及洪昇的《長生殿》,小說《唐史演義》……乃至現代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井上靖的《楊貴妃傳》都有梅妃這個人物。文學巨擎歌德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時,看到托姆斯的英譯《謝賜珍珠》詩(或稱《梅妃詩》、《一斛珠》),就把它譯成德文,登載在自己出版的《藝術與古代》雜誌第6期上。郁達夫在《閩游滴瀝》中亦說:「福建美人之在歷史上著名的,當然要首推和楊貴妃爭寵的梅妃。」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福建考察時,曾作有《途次莆田》詩:「梅妃生里傳猶在,浹祭研田有孑遺。」梅妃作為歷史名人已被載入《中國名人名勝大辭典》中。相傳莆田縣黃石鄉江東村是梅妃故里,現在該村有浦口宮(梅妃宮)、鵝脰(dòu,脖子)、抬頭石「梅妃故里」石刻等有關梅妃的古迹和傳說,《江氏族譜》記載梅妃的父親江仲遜是該村江氏第11代孫。如今人們還很想念1000多年前這位奇女子,稱她為「祖姑皇妃」。
而歷史上男人為女人畫眉的故事,要首推西漢的張敞。據《漢書·張敞傳》記載:長安市長(京兆尹)張敞上班回家后,經常為老婆畫眉。以至於當時首都長安流傳「張市長所畫的眉毛式樣最嫵媚動人,也最性感」。有一個與張市長有過節的官員聽說后,就向皇帝老兒打了一個小報告。皇帝就問他是怎麼一回事。他回答說:「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對這樣合情合理的解頤妙語,皇帝老兒當然也一笑了之。
但元朝邵亨貞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學張敞畫眉,誰知他老婆要求太高,把黛畫得多了一點,她嫌太濃,傅粉薄了一點,她驚呼太淺了,把他搞得左右為難。於是,他填了一首《沁園春·美人眉》以自嘲:
巧斗彎環,纖凝嫵媚,明妝未收。似江亭曉玩,遙山拂翠,宮簾暮卷,新月橫鉤。埽黛嫌濃,塗鉛訝淺,能畫張郎不自由。傷春倦,為皺多無力,翻作嬌羞。填來不滿橫秋。料著得人間多少愁。記魚箋緘啟,背人偷斂,雁鈿膠並,運指輕揉。有喜先佔,長顰難效,柳葉輕黃今在否。雙尖鎖,試臨鸞一展,依舊風流。
然而,眉毛終究是奢侈品,它的重要性就來自於文化。由於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們完全找得到相反的例證。有不少人類群體並不要眉毛。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很多部落便認為眉毛難看,拔得光光,連眼睫毛也在掃除之列。喬叟時代的英格蘭時女郎拔除眉毛,留下毫不修飾的兩條眉脊。義大利也有這樣的時代,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世人都被這位沒有眉毛的少婦的美所折服。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初看這個標題,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唐玄宗卻把它們硬生生的拉上了關係。
據考證,畫眉之風起於戰國,《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這兩句詩都是說用青黑色顏料即黛畫眉。漢朝王逸考證《大招》為屈原作品,而屈原是戰國時期的人。
當時婦女畫眉很簡單,是用柳枝燒焦后塗在眉毛上。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材料,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石黛」。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螺子黛等。
畫眉到了唐朝達到了最高峰,特別到了唐玄宗李隆基這位風流天子時代,繼承、發展了前代畫眉的式樣,使畫眉更加豐富多彩。唐朝張泌《妝樓記》記載:「安史之亂時,唐明皇愴惶逃跑,在逃往四川的路上,令畫工作《十眉圖》,橫雲、斜月是其中的兩種名稱。」但明朝楊慎在《丹鉛續錄·十眉圖》中只有橫雲眉,而沒有斜月眉的說法:「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還煙眉,又名涵煙眉;九曰橫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
唐張祜《集靈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講的是唐玄宗與他所寵愛的姨姐姐得曖昧故事,成為歷史上偷情的經典。而事實上,唐玄宗與畫眉的著名故事卻不是這個。
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的寵妃江采蘋(生年不詳,卒於765年)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備。
江采蘋的父親叫江仲遜,是個醫生。他很重視兒女攻讀詩書。江采蘋自幼聰明,九歲就能背誦古代許多詩歌名篇。開元年間由太監高力士至閩、粵選美時被選入侍玄宗。在成千上萬秀女中,江采蘋不但姿容出眾,談吐舉止也優雅大方。唐玄宗非常喜歡,因其性喜梅花,玄宗因賜號為「梅妃」。有一次,玄宗帶她到勤政殿觀看魚龍百戲。回來時興緻很高,問梅妃:「你家中尚有何人?朕封他為官。」梅妃說:「父親已故,家裡再沒有人了。願陛下以蒼生為重,施恩百姓」。玄宗說:「好,朕就送一個梨園戲班到莆田,讓你家鄉百姓一飽眼福,也顯顯皇妃的榮耀,你看如何?」梅妃立即下跪謝恩。玄宗又說:「你為何鬱鬱寡歡?有什麼不遂心的,儘管說來,朕必令愛卿心滿意足。」梅妃說:「昔太宗有貞觀之治,百姓安樂。願陛下也有開元之治。」玄宗聽了,怔了一怔,然後拈鬚笑道:「朕早有此志,愛妃不言,朕幾乎忘了。」玄宗即罷了游宴,親理萬機,勵精圖治。然兒,好景不長,沒多久,唐玄宗奪兒子李瑁(mào)的老婆,與已故武惠妃長相極為相似的楊玉環做自己的妃子。很快,唐明皇把百般妖媚的楊玉環封為貴妃,並將「三千寵愛集於一身」,致使「六宮粉黛無顏色」。日同她飲酒賞花,什麼事情都不管,「**苦短日起高,從此君王不早朝」。楊貴妃性妒,而梅妃溫柔善良,不與之斗。皇帝為討好楊貴妃便把日失寵梅妃遷到皇宮外的上陽東宮去。一次嶺南送來荔枝,玄宗想分一點給梅妃嘗嘗,但不敢,怕楊貴妃發威,便叫人偷偷送去一斛(hú,量器名,古時以十斗為斛)珍珠賜於她。江妃不受,寫下《一斛珠》: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閱后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詞牌由此而得。又名《醉落魄》、《怨春風》、《章台月》、《一斛夜明珠》、《醉落拓》、《梅梢雪》、梅妃曾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后死於安史之亂。除了《梅妃傳》外,莆田人李俊甫在南宋嘉定年間的《莆陽比事》中載有「梅妃入侍」。南宋時與陸遊、辛棄疾齊名的莆田籍大詞人劉克莊亦有吟梅妃詩。明清的《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京劇《梅妃》、雜劇《驚鴻記》、《一斛珠》及洪昇的《長生殿》,小說《唐史演義》……乃至現代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井上靖的《楊貴妃傳》都有梅妃這個人物。文學巨擎歌德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時,看到托姆斯的英譯《謝賜珍珠》詩(或稱《梅妃詩》、《一斛珠》),就把它譯成德文,登載在自己出版的《藝術與古代》雜誌第6期上。郁達夫在《閩游滴瀝》中亦說:「福建美人之在歷史上著名的,當然要首推和楊貴妃爭寵的梅妃。」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福建考察時,曾作有《途次莆田》詩:「梅妃生里傳猶在,浹祭研田有孑遺。」梅妃作為歷史名人已被載入《中國名人名勝大辭典》中。相傳莆田縣黃石鄉江東村是梅妃故里,現在該村有浦口宮(梅妃宮)、鵝脰(dòu,脖子)、抬頭石「梅妃故里」石刻等有關梅妃的古迹和傳說,《江氏族譜》記載梅妃的父親江仲遜是該村江氏第11代孫。如今人們還很想念1000多年前這位奇女子,稱她為「祖姑皇妃」。
而歷史上男人為女人畫眉的故事,要首推西漢的張敞。據《漢書·張敞傳》記載:長安市長(京兆尹)張敞上班回家后,經常為老婆畫眉。以至於當時首都長安流傳「張市長所畫的眉毛式樣最嫵媚動人,也最性感」。有一個與張市長有過節的官員聽說后,就向皇帝老兒打了一個小報告。皇帝就問他是怎麼一回事。他回答說:「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對這樣合情合理的解頤妙語,皇帝老兒當然也一笑了之。
但元朝邵亨貞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學張敞畫眉,誰知他老婆要求太高,把黛畫得多了一點,她嫌太濃,傅粉薄了一點,她驚呼太淺了,把他搞得左右為難。於是,他填了一首《沁園春·美人眉》以自嘲:
巧斗彎環,纖凝嫵媚,明妝未收。似江亭曉玩,遙山拂翠,宮簾暮卷,新月橫鉤。埽黛嫌濃,塗鉛訝淺,能畫張郎不自由。傷春倦,為皺多無力,翻作嬌羞。填來不滿橫秋。料著得人間多少愁。記魚箋緘啟,背人偷斂,雁鈿膠並,運指輕揉。有喜先佔,長顰難效,柳葉輕黃今在否。雙尖鎖,試臨鸞一展,依舊風流。
然而,眉毛終究是奢侈品,它的重要性就來自於文化。由於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們完全找得到相反的例證。有不少人類群體並不要眉毛。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很多部落便認為眉毛難看,拔得光光,連眼睫毛也在掃除之列。喬叟時代的英格蘭時女郎拔除眉毛,留下毫不修飾的兩條眉脊。義大利也有這樣的時代,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世人都被這位沒有眉毛的少婦的美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