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論治學三境界的出處

五十、論治學三境界的出處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宋詞與王國維論治學三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引用宋詞中的名句來論述做學問,是社會學式的評論,基本與宋詞的內容不相干,然而卻是詞的藝術形象所啟示的審美感受,使他有這樣的聯想、引申,歷來為宋詞愛好者所喜歡和稱讚。

第一境界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應該登高望遠,了解概貌,鳥瞰路徑,尋求破解之道。

第二境界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經過一番辛勤勞動的過程,就像渴望戀人那樣,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帶寬也不悔。

第三境界是說:經過千辛萬苦的反覆追尋、研究,意外得之,驚喜無限。就象陸遊的一句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精神用到,自然會豁然開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的。

王國維所引詞句第一為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別離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為柳永的《鳳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王國維是我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他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人間詞》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923年春,當時溥儀小朝廷要選海內碩學之士,王國維經升允推薦,到北京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按清代慣例,在南書房工作,大都應是進土、翰林以上學問淵博的著名人物,王國維雖只是布衣出身,以他的學識,與楊鍾羲、景方、溫肅三人同時入南書房工作,有幸得窺大內所藏,曾檢理景陽宮藏書。次年冬天,馮玉祥「逼宮」事件發生,王國維結束了「南書房行走」的工作。後來得到崇仰他學問的胡適、顧頡剛等人推薦他擔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王國維推而不就院長職,僅任教職。講授《古史新證》及《說文》、《尚書》等課程,從事《水經注》校勘及蒙古史、元史研究,以其精深的學識、篤實的學風、科學的治學方法和樸素的生活影響了清華學人,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同時他自身的學術也更加精進,學術成果豐碩,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論殷周、釋甲骨、釋鐘鼎,處處卓絕,語語精到,皆出自己心得、發明和獨創,對古代歷史古代地理等研究做出重大貢獻,博得海內外學人的推崇和尊敬。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頤和園魚藻軒昆明湖自沉,終年五十歲。8月14日葬於清華園東一里西柳村七間房之原。

王國維自沉年代,正值中國社會處於激蕩變革之際。1924年,馮玉祥兵臨北京,遜帝溥儀被逐出宮。1926年,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開始后,北洋系統的馮玉祥、閻錫山先後易幟。北洋政府分崩離析,京畿之地草木皆兵。此時,王國維任教的清華校園也失去往日寧靜。

據當年的當事人回憶,其時王國維雖然日常言行無異常時,但言及時局,輒神色黯然,有「避亂移居之思」。而當時,他生活與精神上的依託者羅振玉已攜眷東渡,梁啟超養痾津門。生性孤僻的王國維與他人少有交往,唯與清華研究院主任吳宓過從頗密。6月2日早晨,王國維忽然找到吳宓,說有事將外出,需借用5元錢。接錢后就出校門僱人力車急行而去。到了下午,家人找到吳宓處,說他沒留片言出門至今未回。吳宓便著人四處尋覓,后從車夫處得知一長者去了頤和園,眾人便到頤和園,也是遍尋不得。後來又從管理員處得知,有一長者曾在排雲殿魚藻軒字走廊徘徊多時。大家又尋蹤找去,只見一地煙蒂,卻不見人影。忽見稍遠一點地方水中似有人影,有人就下水探尋,果然觸到一人體,頭沒於湖底泥中,而後背衣衫還未完全浸透——正是已死多時的王國維。

王國維死後,家人在他遺物中發現了他死前一日所寫的遺書。遺書條理清晰,考慮周密,足見死者絕非倉促尋死。這與王死前幾日無異常舉止相吻合。但遺書一開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十六字,卻給生者留下種種疑竇,成為70多年來其自沉之因久說紛紜,又難以確論的「謎面」。

對王國維死因,其親屬自始至終諱莫如深。而後世臆測大致又分幾種:

一為「殉清」說。王為清朝遺老,更對遜帝溥儀向有國士知遇之感——王國維以秀才身份,被溥儀破大清「南書房行走」須翰林院甲科出身的舊制,召其直入「南書房」——有此思想基礎和遺老心態,逢「覆巢」之將再,以自殺而「完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啟超以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比之,當時的清華校長曹雲祥和羅振玉、吳宓等均持此說。魯迅在《談所謂「大內檔案」》一文中,稱王「在水裡將遺老生活結束」,可見也為此論。但反對此說者認為,王國維與羅振玉、鄭孝胥、陳寶琛輩有別,鄭等效命清室復辟,不惜委身於日本政客。而王國維卻領清華職,心無旁騖,潛心學術。他雖「忠清」,卻不充其鷹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當時就有人說:「你看他那身邊的遺囑,何嘗有一個抬頭空格的字?殉節的人豈是這樣子的?」

二為「逼債」說。當年溥儀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說:內務府大臣紹英委託王代售宮內字畫,事被羅振玉知悉,羅以代賣為名將畫取走,並以售畫所得抵王國維欠他債務,致使王無法向紹英交待,遂愧而覓死。當時報紙還傳,王曾與羅合作做生意虧本,欠羅巨債。羅在女婿(王長子潛明)死後,羅、王已生隙,羅令女居己家為夫守節,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費2000元。王國維一介書生,債務在身,羞憤交集,便萌生短見。此說經郭沫若先生筆播,幾成定論。但從王遺書對後事的安排看和事後其它一些證據表明,王國維生前並無重債足以致其自盡。

三為「驚懼」說。1927年春,北伐軍進逼北方,而馮、閻兩軍易幟,京師震動。有人認為,王國維自殺是怕自己這個前清遺老落入北伐軍手中,蒙受恥辱;又王視腦後辮子為生命,當時傳言北伐軍入城后將盡誅留有髮辮者,所以與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斷。但這種說當時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為不合王國維立身處世方式。

四為「諫阻」說。認為王國維投湖與屈原投江相類,是以「尸諫」勸阻溥儀聽從羅振玉等人主意,有東渡日本避難打算,並認為王、羅兩人最後決裂的原因也緣於此因。

五為「文化殉節」說。與王國維同為清華導師,且精神相通、過從甚密的陳寅恪先是以「殉清」論王之死,后又認為:「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陳寅恪的詮釋在同類者中立即得到共鳴,並在文化界產生重要影響。但陳之觀點,與其說是對王國維之死的解釋,不如說是他以自己的一種心態來觀照王國維的精神。

最後一種觀點是「諸因素」。以一遺民絕望於清室的覆亡,以一學者絕望於一種文化的式微,一介書生又生無所據——當王國維徘徊於頤和園長廊,回想起「自沉者能於一剎那間重溫其一生之閱歷」的箴言,遂「奮身一躍於魚藻軒前」。也許,這就是王國維自沉之「謎底」。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宋詞與王國維論治學三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引用宋詞中的名句來論述做學問,是社會學式的評論,基本與宋詞的內容不相干,然而卻是詞的藝術形象所啟示的審美感受,使他有這樣的聯想、引申,歷來為宋詞愛好者所喜歡和稱讚。

第一境界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應該登高望遠,了解概貌,鳥瞰路徑,尋求破解之道。

第二境界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經過一番辛勤勞動的過程,就像渴望戀人那樣,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帶寬也不悔。

第三境界是說:經過千辛萬苦的反覆追尋、研究,意外得之,驚喜無限。就象陸遊的一句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精神用到,自然會豁然開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的。

王國維所引詞句第一為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別離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為柳永的《鳳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王國維是我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他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人間詞》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923年春,當時溥儀小朝廷要選海內碩學之士,王國維經升允推薦,到北京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按清代慣例,在南書房工作,大都應是進土、翰林以上學問淵博的著名人物,王國維雖只是布衣出身,以他的學識,與楊鍾羲、景方、溫肅三人同時入南書房工作,有幸得窺大內所藏,曾檢理景陽宮藏書。次年冬天,馮玉祥「逼宮」事件發生,王國維結束了「南書房行走」的工作。後來得到崇仰他學問的胡適、顧頡剛等人推薦他擔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王國維推而不就院長職,僅任教職。講授《古史新證》及《說文》、《尚書》等課程,從事《水經注》校勘及蒙古史、元史研究,以其精深的學識、篤實的學風、科學的治學方法和樸素的生活影響了清華學人,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同時他自身的學術也更加精進,學術成果豐碩,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論殷周、釋甲骨、釋鐘鼎,處處卓絕,語語精到,皆出自己心得、發明和獨創,對古代歷史古代地理等研究做出重大貢獻,博得海內外學人的推崇和尊敬。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頤和園魚藻軒昆明湖自沉,終年五十歲。8月14日葬於清華園東一里西柳村七間房之原。

王國維自沉年代,正值中國社會處於激蕩變革之際。1924年,馮玉祥兵臨北京,遜帝溥儀被逐出宮。1926年,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開始后,北洋系統的馮玉祥、閻錫山先後易幟。北洋政府分崩離析,京畿之地草木皆兵。此時,王國維任教的清華校園也失去往日寧靜。

據當年的當事人回憶,其時王國維雖然日常言行無異常時,但言及時局,輒神色黯然,有「避亂移居之思」。而當時,他生活與精神上的依託者羅振玉已攜眷東渡,梁啟超養痾津門。生性孤僻的王國維與他人少有交往,唯與清華研究院主任吳宓過從頗密。6月2日早晨,王國維忽然找到吳宓,說有事將外出,需借用5元錢。接錢后就出校門僱人力車急行而去。到了下午,家人找到吳宓處,說他沒留片言出門至今未回。吳宓便著人四處尋覓,后從車夫處得知一長者去了頤和園,眾人便到頤和園,也是遍尋不得。後來又從管理員處得知,有一長者曾在排雲殿魚藻軒字走廊徘徊多時。大家又尋蹤找去,只見一地煙蒂,卻不見人影。忽見稍遠一點地方水中似有人影,有人就下水探尋,果然觸到一人體,頭沒於湖底泥中,而後背衣衫還未完全浸透——正是已死多時的王國維。

王國維死後,家人在他遺物中發現了他死前一日所寫的遺書。遺書條理清晰,考慮周密,足見死者絕非倉促尋死。這與王死前幾日無異常舉止相吻合。但遺書一開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十六字,卻給生者留下種種疑竇,成為70多年來其自沉之因久說紛紜,又難以確論的「謎面」。

對王國維死因,其親屬自始至終諱莫如深。而後世臆測大致又分幾種:

一為「殉清」說。王為清朝遺老,更對遜帝溥儀向有國士知遇之感——王國維以秀才身份,被溥儀破大清「南書房行走」須翰林院甲科出身的舊制,召其直入「南書房」——有此思想基礎和遺老心態,逢「覆巢」之將再,以自殺而「完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啟超以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比之,當時的清華校長曹雲祥和羅振玉、吳宓等均持此說。魯迅在《談所謂「大內檔案」》一文中,稱王「在水裡將遺老生活結束」,可見也為此論。但反對此說者認為,王國維與羅振玉、鄭孝胥、陳寶琛輩有別,鄭等效命清室復辟,不惜委身於日本政客。而王國維卻領清華職,心無旁騖,潛心學術。他雖「忠清」,卻不充其鷹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當時就有人說:「你看他那身邊的遺囑,何嘗有一個抬頭空格的字?殉節的人豈是這樣子的?」

二為「逼債」說。當年溥儀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說:內務府大臣紹英委託王代售宮內字畫,事被羅振玉知悉,羅以代賣為名將畫取走,並以售畫所得抵王國維欠他債務,致使王無法向紹英交待,遂愧而覓死。當時報紙還傳,王曾與羅合作做生意虧本,欠羅巨債。羅在女婿(王長子潛明)死後,羅、王已生隙,羅令女居己家為夫守節,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費2000元。王國維一介書生,債務在身,羞憤交集,便萌生短見。此說經郭沫若先生筆播,幾成定論。但從王遺書對後事的安排看和事後其它一些證據表明,王國維生前並無重債足以致其自盡。

三為「驚懼」說。1927年春,北伐軍進逼北方,而馮、閻兩軍易幟,京師震動。有人認為,王國維自殺是怕自己這個前清遺老落入北伐軍手中,蒙受恥辱;又王視腦後辮子為生命,當時傳言北伐軍入城后將盡誅留有髮辮者,所以與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斷。但這種說當時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為不合王國維立身處世方式。

四為「諫阻」說。認為王國維投湖與屈原投江相類,是以「尸諫」勸阻溥儀聽從羅振玉等人主意,有東渡日本避難打算,並認為王、羅兩人最後決裂的原因也緣於此因。

五為「文化殉節」說。與王國維同為清華導師,且精神相通、過從甚密的陳寅恪先是以「殉清」論王之死,后又認為:「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陳寅恪的詮釋在同類者中立即得到共鳴,並在文化界產生重要影響。但陳之觀點,與其說是對王國維之死的解釋,不如說是他以自己的一種心態來觀照王國維的精神。

最後一種觀點是「諸因素」。以一遺民絕望於清室的覆亡,以一學者絕望於一種文化的式微,一介書生又生無所據——當王國維徘徊於頤和園長廊,回想起「自沉者能於一剎那間重溫其一生之閱歷」的箴言,遂「奮身一躍於魚藻軒前」。也許,這就是王國維自沉之「謎底」。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宋詞與王國維論治學三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引用宋詞中的名句來論述做學問,是社會學式的評論,基本與宋詞的內容不相干,然而卻是詞的藝術形象所啟示的審美感受,使他有這樣的聯想、引申,歷來為宋詞愛好者所喜歡和稱讚。

第一境界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應該登高望遠,了解概貌,鳥瞰路徑,尋求破解之道。

第二境界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經過一番辛勤勞動的過程,就像渴望戀人那樣,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帶寬也不悔。

第三境界是說:經過千辛萬苦的反覆追尋、研究,意外得之,驚喜無限。就象陸遊的一句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精神用到,自然會豁然開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的。

王國維所引詞句第一為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別離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為柳永的《鳳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王國維是我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他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人間詞》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923年春,當時溥儀小朝廷要選海內碩學之士,王國維經升允推薦,到北京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按清代慣例,在南書房工作,大都應是進土、翰林以上學問淵博的著名人物,王國維雖只是布衣出身,以他的學識,與楊鍾羲、景方、溫肅三人同時入南書房工作,有幸得窺大內所藏,曾檢理景陽宮藏書。次年冬天,馮玉祥「逼宮」事件發生,王國維結束了「南書房行走」的工作。後來得到崇仰他學問的胡適、顧頡剛等人推薦他擔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王國維推而不就院長職,僅任教職。講授《古史新證》及《說文》、《尚書》等課程,從事《水經注》校勘及蒙古史、元史研究,以其精深的學識、篤實的學風、科學的治學方法和樸素的生活影響了清華學人,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同時他自身的學術也更加精進,學術成果豐碩,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論殷周、釋甲骨、釋鐘鼎,處處卓絕,語語精到,皆出自己心得、發明和獨創,對古代歷史古代地理等研究做出重大貢獻,博得海內外學人的推崇和尊敬。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頤和園魚藻軒昆明湖自沉,終年五十歲。8月14日葬於清華園東一里西柳村七間房之原。

王國維自沉年代,正值中國社會處於激蕩變革之際。1924年,馮玉祥兵臨北京,遜帝溥儀被逐出宮。1926年,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開始后,北洋系統的馮玉祥、閻錫山先後易幟。北洋政府分崩離析,京畿之地草木皆兵。此時,王國維任教的清華校園也失去往日寧靜。

據當年的當事人回憶,其時王國維雖然日常言行無異常時,但言及時局,輒神色黯然,有「避亂移居之思」。而當時,他生活與精神上的依託者羅振玉已攜眷東渡,梁啟超養痾津門。生性孤僻的王國維與他人少有交往,唯與清華研究院主任吳宓過從頗密。6月2日早晨,王國維忽然找到吳宓,說有事將外出,需借用5元錢。接錢后就出校門僱人力車急行而去。到了下午,家人找到吳宓處,說他沒留片言出門至今未回。吳宓便著人四處尋覓,后從車夫處得知一長者去了頤和園,眾人便到頤和園,也是遍尋不得。後來又從管理員處得知,有一長者曾在排雲殿魚藻軒字走廊徘徊多時。大家又尋蹤找去,只見一地煙蒂,卻不見人影。忽見稍遠一點地方水中似有人影,有人就下水探尋,果然觸到一人體,頭沒於湖底泥中,而後背衣衫還未完全浸透——正是已死多時的王國維。

王國維死後,家人在他遺物中發現了他死前一日所寫的遺書。遺書條理清晰,考慮周密,足見死者絕非倉促尋死。這與王死前幾日無異常舉止相吻合。但遺書一開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十六字,卻給生者留下種種疑竇,成為70多年來其自沉之因久說紛紜,又難以確論的「謎面」。

對王國維死因,其親屬自始至終諱莫如深。而後世臆測大致又分幾種:

一為「殉清」說。王為清朝遺老,更對遜帝溥儀向有國士知遇之感——王國維以秀才身份,被溥儀破大清「南書房行走」須翰林院甲科出身的舊制,召其直入「南書房」——有此思想基礎和遺老心態,逢「覆巢」之將再,以自殺而「完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啟超以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比之,當時的清華校長曹雲祥和羅振玉、吳宓等均持此說。魯迅在《談所謂「大內檔案」》一文中,稱王「在水裡將遺老生活結束」,可見也為此論。但反對此說者認為,王國維與羅振玉、鄭孝胥、陳寶琛輩有別,鄭等效命清室復辟,不惜委身於日本政客。而王國維卻領清華職,心無旁騖,潛心學術。他雖「忠清」,卻不充其鷹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當時就有人說:「你看他那身邊的遺囑,何嘗有一個抬頭空格的字?殉節的人豈是這樣子的?」

二為「逼債」說。當年溥儀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說:內務府大臣紹英委託王代售宮內字畫,事被羅振玉知悉,羅以代賣為名將畫取走,並以售畫所得抵王國維欠他債務,致使王無法向紹英交待,遂愧而覓死。當時報紙還傳,王曾與羅合作做生意虧本,欠羅巨債。羅在女婿(王長子潛明)死後,羅、王已生隙,羅令女居己家為夫守節,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費2000元。王國維一介書生,債務在身,羞憤交集,便萌生短見。此說經郭沫若先生筆播,幾成定論。但從王遺書對後事的安排看和事後其它一些證據表明,王國維生前並無重債足以致其自盡。

三為「驚懼」說。1927年春,北伐軍進逼北方,而馮、閻兩軍易幟,京師震動。有人認為,王國維自殺是怕自己這個前清遺老落入北伐軍手中,蒙受恥辱;又王視腦後辮子為生命,當時傳言北伐軍入城后將盡誅留有髮辮者,所以與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斷。但這種說當時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為不合王國維立身處世方式。

四為「諫阻」說。認為王國維投湖與屈原投江相類,是以「尸諫」勸阻溥儀聽從羅振玉等人主意,有東渡日本避難打算,並認為王、羅兩人最後決裂的原因也緣於此因。

五為「文化殉節」說。與王國維同為清華導師,且精神相通、過從甚密的陳寅恪先是以「殉清」論王之死,后又認為:「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陳寅恪的詮釋在同類者中立即得到共鳴,並在文化界產生重要影響。但陳之觀點,與其說是對王國維之死的解釋,不如說是他以自己的一種心態來觀照王國維的精神。

最後一種觀點是「諸因素」。以一遺民絕望於清室的覆亡,以一學者絕望於一種文化的式微,一介書生又生無所據——當王國維徘徊於頤和園長廊,回想起「自沉者能於一剎那間重溫其一生之閱歷」的箴言,遂「奮身一躍於魚藻軒前」。也許,這就是王國維自沉之「謎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詞風月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詞風月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五十、論治學三境界的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