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張居正改革
這個問題非同小可,大殿之上幾乎人人都怔住了:這高拱都已經被驅逐回鄉了,你還站出來替他說話,你是當真不怕死么?
萬曆也呆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原本以為高拱的風波已經過去了,哪裡想的到還會有人站出來質問?詔書是誰擬的,這叫我如何回答?難道告訴你這是張居正的陰謀、馮保的讒言?
最先緩過神來的,是那些言官。他們的工作就是彈劾和反彈劾,類似現代的間諜與反間諜,所以碰到這種事情反應最快。一個工科給事中出班奏道:
「皇上,那高拱攬權擅政,蔑視幼主,罪惡滔天,本已不可饒恕。但皇上寬厚仁明,念在他是三朝老臣、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網開一面,只是責令他削職返鄉,文武百官莫不感懷皇恩浩蕩。如今魏侍郎竟然質疑那聖旨為他人所擬,不知居心何在。」
其實朝中上下人人皆知,那驅逐詔書是兩宮皇太后所擬,但後宮參政,實是大忌。這個工科給事中深知其中道理,這段話倒不是拍馬屁,而是想幫助萬曆,讓他好下台。
魏學曾趴在地上,聽到這段話,也不抬頭,只是說道:「臣不敢有何居心,微臣只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著想。皇上驅逐高拱,臣不敢有半點異議,怕只怕真正受益的另有其人,豈不聞當年嚴嵩之於夏言一事?」
這是要掀起驚濤駭浪啊!文武百官心中暗驚,當年夏言任首輔,嚴嵩正是次輔,為了奪權,嚴嵩誣告夏言與邊關將領勾結,將夏言彈劾下台,此後近二十年間,嚴黨為害之烈,至今仍令士人膽寒。如今魏學曾這麼說,傻子也知道是在針對誰了。
張居正臉上紅白一片,有人將自己比做嚴嵩,這是何等的污衊,饒是張居正這樣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也是忍不住要發作了。
但早已有人替他出頭了,戶部左侍郎李幼孜出班說道:「魏侍郎這麼說,可是認為當今聖上年幼,無法辨別是非,是以忠奸不分?」
「臣絕無此意,臣只是覺得……」
詹事府少詹事張四維打斷了魏學曾的話,出列說道:「臣以為,高拱雖然是罪無可恕,但其威望甚高,又是先皇欽點的顧命大臣,倉促被逐,難免令眾臣不安,故而魏侍郎才有此一說,實是為政局穩定著想。皇上可將前因後果明示天下,表示聖旨確實出自皇上之手,自然可平眾議。」
張四維曾經是高拱的老下級,兩人交情很好,高拱突兀被逐,他也感到不平,現在看到魏侍郎冒死進言,身陷重危,連忙解圍。
李幼孜又說:「皇上,聖旨自然是出自皇上之手,如果加以解釋,勢必亂了朝綱……」
「不用再說了。」
百官尋聲望去,發現說這句話的不是皇上,卻是張居正。張居正緩步出列,面向萬曆,將笏牌高高舉起,平靜地說道:
「皇上,既然有人懷疑老臣陰謀擅權,擾亂聖聽,臣自應引咎辭職。懇請皇上准許老臣告老還鄉,以正視聽!」
萬曆心中知道,這可是來真格的了,為了朝政穩定,自己現在必須出面。張居正自然不能走,只好犧牲那魏侍郎了,心念及此,當下說道:
「張愛卿何出此言,朕剛剛登基,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愛卿豈可離朕而去。高拱之事,以後勿需再言。」
皇上開口,勝負立分。刑部侍郎洪朝出班奏道:「皇上,魏學曾在朝堂之上出言不遜,拂逆聖意,按律問罪,應判削職充軍。」
萬曆心中一驚,這麼重?這要不是自己穿越過來的話,今天的這個吏部侍郎魏學曾肯定是凶多吉少了……患難見真情啊,此人不懼強權、有情有義,是可用之材,於是說道:
「魏愛卿也是為了社稷著想,情有可原,應當從輕發落,朕以為……罰俸三月即可。」萬曆想了想,自己對大明刑罰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明朝的官員俸祿非常低,當官的一般都不指望那點俸祿過活,所以罰俸三月應該算很輕了。
進言失敗尚在魏學曾的預料之中,但是能躲過重罪,只得了個罰俸三月,卻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心中不免愕然,抬頭看了看小皇帝,口中回道:「謝皇上。」
萬曆舒了一口氣,忙轉移群臣的注意力:「諸位愛卿,今天是朕第一次早朝,理應以民為本,先論民生才是,大家可有何見解?」
張居正奏道:「皇上,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自然出於田地,故治理民生,實為治理田地。」
好,我想討論的就是這個,萬曆心想。他知道張居正的意思,忙說:「那依愛卿所見,這田地如今應該怎樣治理?」
「皇上,田地自古按畝入稅,有多少畝地,就繳多少田賦。但近年來天災不斷,不少百姓上繳不起稅糧,富賈地主趁機收並土地,用謊報、詭寄、投獻等各種方法逃避賦稅。富人少交,窮人多交,國之弊端啊。」
萬曆說道:「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楊巍出列應道。
「你給朕說說,全國土地有多少畝,那田賦又有多少?比之以往,可是大幅減少?」
「回皇上,洪武二十六年,全國共有土地八億五千七百萬畝,到了弘治十五年時丈量,只剩六億兩千餘萬畝,隆慶元年時再丈量,僅餘四億一千五百萬畝,比之開朝,整整少了一半。田賦乃是國稅之本,因此國庫收入也大大減少,去年全年稅收上繳國庫的,只有兩百七十萬兩,支出則是四百一十萬兩,入不敷出啊皇上。」
萬曆知道,這少掉的一半土地,絕對不會憑空消失,肯定是在那些王公貴族、土豪劣紳手裡。這些人對上欺瞞朝廷,對下欺壓百姓,實在可惡。
「看來重新丈量土地勢在必行,即日起著令全國各省布政司監督執行。」
「皇上,應該再加一條:以前的土地數目從現在起都不算數,重新上報,如發現少報者,以一陪三,少報一畝,就充公三畝。這樣方可令行禁止,不至於出現前幾次丈量越量越少的局面。」
「嗯,還是張愛卿想的周到。」萬曆想了想,又說:「但是根本問題,仍是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張愛卿可有良策?」
「皇上,其雖名為兼并,但仍是兩方願買願賣,朝廷不好插手。只要我們與民生息,相信百姓也不會輕易賣掉祖宗留下的土地。」
萬曆心想也是,土地一事牽扯著很多人的利益,不可操之過急。
「皇上,微臣認為,除丈量土地之外,稅務方面,也有弊端,」張居正那黑而深邃的眼睛閃著異樣的光芒,幾十年的想法,恨不能一口氣說出:「我朝賦役,分為丁賦、田賦、徭役,從開朝以來,沿用至今日,弊端已經明顯,百姓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在於,兩種賦稅所繳的乃是實物,農民則交糧食,山民則交特產,漁民則交乾魚,雜亂無章,無法制定細則,這樣就造成了很多漏洞,百姓所交賦稅,大多流入貪官私囊。所以臣以為,以後應該統一隻收銀兩。」
以前稅收不用銀兩,確實有點匪夷所思,但明朝事實如此,在張居正前,豈止是百姓交賦,就是朝廷發放官員俸祿,也大多用糧食、棉花代替,財政混亂,可想而知。萬曆很清楚,張居正現在提出的,就是「一條鞭法」的雛形,當然應該大力支持:
「張愛卿所言甚是,就這麼辦。」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對於張居正的改革,大部分官員都是贊成的,只是突然改變祖制,都有些擔憂。
戶部右侍郎王國光出班奏道:「皇上,此賦稅變革,茲事體大,不可草率,微臣建議,可在一省試行,如果確有效果,再全國推行不遲。」
這個建議相當中肯,當下又有數名官員出列,表示支持王國光所言。
「那依眾愛卿所奏,應該在哪個省試行才好?」
「回皇上,」戶部尚書楊巍說道:「這試行省份不宜在江南富庶之地,亦不可選西北貧瘠之地。臣以為,可選福建與山東二省,一北一南,可勝任矣。」
張居正點了點頭,說:「楊尚書所言,正合我意。」
……
萬曆與群臣又接著討論起了具體細節,如糧食與銀兩兌換比例,百姓所交碎銀如何澆鑄,徭役的重心由戶丁轉向田畝,取消原里甲戶丁編製……等,不知不覺,已過了辰時。
這個問題非同小可,大殿之上幾乎人人都怔住了:這高拱都已經被驅逐回鄉了,你還站出來替他說話,你是當真不怕死么?
萬曆也呆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原本以為高拱的風波已經過去了,哪裡想的到還會有人站出來質問?詔書是誰擬的,這叫我如何回答?難道告訴你這是張居正的陰謀、馮保的讒言?
最先緩過神來的,是那些言官。他們的工作就是彈劾和反彈劾,類似現代的間諜與反間諜,所以碰到這種事情反應最快。一個工科給事中出班奏道:
「皇上,那高拱攬權擅政,蔑視幼主,罪惡滔天,本已不可饒恕。但皇上寬厚仁明,念在他是三朝老臣、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網開一面,只是責令他削職返鄉,文武百官莫不感懷皇恩浩蕩。如今魏侍郎竟然質疑那聖旨為他人所擬,不知居心何在。」
其實朝中上下人人皆知,那驅逐詔書是兩宮皇太后所擬,但後宮參政,實是大忌。這個工科給事中深知其中道理,這段話倒不是拍馬屁,而是想幫助萬曆,讓他好下台。
魏學曾趴在地上,聽到這段話,也不抬頭,只是說道:「臣不敢有何居心,微臣只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著想。皇上驅逐高拱,臣不敢有半點異議,怕只怕真正受益的另有其人,豈不聞當年嚴嵩之於夏言一事?」
這是要掀起驚濤駭浪啊!文武百官心中暗驚,當年夏言任首輔,嚴嵩正是次輔,為了奪權,嚴嵩誣告夏言與邊關將領勾結,將夏言彈劾下台,此後近二十年間,嚴黨為害之烈,至今仍令士人膽寒。如今魏學曾這麼說,傻子也知道是在針對誰了。
張居正臉上紅白一片,有人將自己比做嚴嵩,這是何等的污衊,饒是張居正這樣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也是忍不住要發作了。
但早已有人替他出頭了,戶部左侍郎李幼孜出班說道:「魏侍郎這麼說,可是認為當今聖上年幼,無法辨別是非,是以忠奸不分?」
「臣絕無此意,臣只是覺得……」
詹事府少詹事張四維打斷了魏學曾的話,出列說道:「臣以為,高拱雖然是罪無可恕,但其威望甚高,又是先皇欽點的顧命大臣,倉促被逐,難免令眾臣不安,故而魏侍郎才有此一說,實是為政局穩定著想。皇上可將前因後果明示天下,表示聖旨確實出自皇上之手,自然可平眾議。」
張四維曾經是高拱的老下級,兩人交情很好,高拱突兀被逐,他也感到不平,現在看到魏侍郎冒死進言,身陷重危,連忙解圍。
李幼孜又說:「皇上,聖旨自然是出自皇上之手,如果加以解釋,勢必亂了朝綱……」
「不用再說了。」
百官尋聲望去,發現說這句話的不是皇上,卻是張居正。張居正緩步出列,面向萬曆,將笏牌高高舉起,平靜地說道:
「皇上,既然有人懷疑老臣陰謀擅權,擾亂聖聽,臣自應引咎辭職。懇請皇上准許老臣告老還鄉,以正視聽!」
萬曆心中知道,這可是來真格的了,為了朝政穩定,自己現在必須出面。張居正自然不能走,只好犧牲那魏侍郎了,心念及此,當下說道:
「張愛卿何出此言,朕剛剛登基,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愛卿豈可離朕而去。高拱之事,以後勿需再言。」
皇上開口,勝負立分。刑部侍郎洪朝出班奏道:「皇上,魏學曾在朝堂之上出言不遜,拂逆聖意,按律問罪,應判削職充軍。」
萬曆心中一驚,這麼重?這要不是自己穿越過來的話,今天的這個吏部侍郎魏學曾肯定是凶多吉少了……患難見真情啊,此人不懼強權、有情有義,是可用之材,於是說道:
「魏愛卿也是為了社稷著想,情有可原,應當從輕發落,朕以為……罰俸三月即可。」萬曆想了想,自己對大明刑罰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明朝的官員俸祿非常低,當官的一般都不指望那點俸祿過活,所以罰俸三月應該算很輕了。
進言失敗尚在魏學曾的預料之中,但是能躲過重罪,只得了個罰俸三月,卻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心中不免愕然,抬頭看了看小皇帝,口中回道:「謝皇上。」
萬曆舒了一口氣,忙轉移群臣的注意力:「諸位愛卿,今天是朕第一次早朝,理應以民為本,先論民生才是,大家可有何見解?」
張居正奏道:「皇上,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自然出於田地,故治理民生,實為治理田地。」
好,我想討論的就是這個,萬曆心想。他知道張居正的意思,忙說:「那依愛卿所見,這田地如今應該怎樣治理?」
「皇上,田地自古按畝入稅,有多少畝地,就繳多少田賦。但近年來天災不斷,不少百姓上繳不起稅糧,富賈地主趁機收並土地,用謊報、詭寄、投獻等各種方法逃避賦稅。富人少交,窮人多交,國之弊端啊。」
萬曆說道:「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楊巍出列應道。
「你給朕說說,全國土地有多少畝,那田賦又有多少?比之以往,可是大幅減少?」
「回皇上,洪武二十六年,全國共有土地八億五千七百萬畝,到了弘治十五年時丈量,只剩六億兩千餘萬畝,隆慶元年時再丈量,僅餘四億一千五百萬畝,比之開朝,整整少了一半。田賦乃是國稅之本,因此國庫收入也大大減少,去年全年稅收上繳國庫的,只有兩百七十萬兩,支出則是四百一十萬兩,入不敷出啊皇上。」
萬曆知道,這少掉的一半土地,絕對不會憑空消失,肯定是在那些王公貴族、土豪劣紳手裡。這些人對上欺瞞朝廷,對下欺壓百姓,實在可惡。
「看來重新丈量土地勢在必行,即日起著令全國各省布政司監督執行。」
「皇上,應該再加一條:以前的土地數目從現在起都不算數,重新上報,如發現少報者,以一陪三,少報一畝,就充公三畝。這樣方可令行禁止,不至於出現前幾次丈量越量越少的局面。」
「嗯,還是張愛卿想的周到。」萬曆想了想,又說:「但是根本問題,仍是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張愛卿可有良策?」
「皇上,其雖名為兼并,但仍是兩方願買願賣,朝廷不好插手。只要我們與民生息,相信百姓也不會輕易賣掉祖宗留下的土地。」
萬曆心想也是,土地一事牽扯著很多人的利益,不可操之過急。
「皇上,微臣認為,除丈量土地之外,稅務方面,也有弊端,」張居正那黑而深邃的眼睛閃著異樣的光芒,幾十年的想法,恨不能一口氣說出:「我朝賦役,分為丁賦、田賦、徭役,從開朝以來,沿用至今日,弊端已經明顯,百姓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在於,兩種賦稅所繳的乃是實物,農民則交糧食,山民則交特產,漁民則交乾魚,雜亂無章,無法制定細則,這樣就造成了很多漏洞,百姓所交賦稅,大多流入貪官私囊。所以臣以為,以後應該統一隻收銀兩。」
以前稅收不用銀兩,確實有點匪夷所思,但明朝事實如此,在張居正前,豈止是百姓交賦,就是朝廷發放官員俸祿,也大多用糧食、棉花代替,財政混亂,可想而知。萬曆很清楚,張居正現在提出的,就是「一條鞭法」的雛形,當然應該大力支持:
「張愛卿所言甚是,就這麼辦。」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對於張居正的改革,大部分官員都是贊成的,只是突然改變祖制,都有些擔憂。
戶部右侍郎王國光出班奏道:「皇上,此賦稅變革,茲事體大,不可草率,微臣建議,可在一省試行,如果確有效果,再全國推行不遲。」
這個建議相當中肯,當下又有數名官員出列,表示支持王國光所言。
「那依眾愛卿所奏,應該在哪個省試行才好?」
「回皇上,」戶部尚書楊巍說道:「這試行省份不宜在江南富庶之地,亦不可選西北貧瘠之地。臣以為,可選福建與山東二省,一北一南,可勝任矣。」
張居正點了點頭,說:「楊尚書所言,正合我意。」
……
萬曆與群臣又接著討論起了具體細節,如糧食與銀兩兌換比例,百姓所交碎銀如何澆鑄,徭役的重心由戶丁轉向田畝,取消原里甲戶丁編製……等,不知不覺,已過了辰時。
這個問題非同小可,大殿之上幾乎人人都怔住了:這高拱都已經被驅逐回鄉了,你還站出來替他說話,你是當真不怕死么?
萬曆也呆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原本以為高拱的風波已經過去了,哪裡想的到還會有人站出來質問?詔書是誰擬的,這叫我如何回答?難道告訴你這是張居正的陰謀、馮保的讒言?
最先緩過神來的,是那些言官。他們的工作就是彈劾和反彈劾,類似現代的間諜與反間諜,所以碰到這種事情反應最快。一個工科給事中出班奏道:
「皇上,那高拱攬權擅政,蔑視幼主,罪惡滔天,本已不可饒恕。但皇上寬厚仁明,念在他是三朝老臣、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網開一面,只是責令他削職返鄉,文武百官莫不感懷皇恩浩蕩。如今魏侍郎竟然質疑那聖旨為他人所擬,不知居心何在。」
其實朝中上下人人皆知,那驅逐詔書是兩宮皇太后所擬,但後宮參政,實是大忌。這個工科給事中深知其中道理,這段話倒不是拍馬屁,而是想幫助萬曆,讓他好下台。
魏學曾趴在地上,聽到這段話,也不抬頭,只是說道:「臣不敢有何居心,微臣只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著想。皇上驅逐高拱,臣不敢有半點異議,怕只怕真正受益的另有其人,豈不聞當年嚴嵩之於夏言一事?」
這是要掀起驚濤駭浪啊!文武百官心中暗驚,當年夏言任首輔,嚴嵩正是次輔,為了奪權,嚴嵩誣告夏言與邊關將領勾結,將夏言彈劾下台,此後近二十年間,嚴黨為害之烈,至今仍令士人膽寒。如今魏學曾這麼說,傻子也知道是在針對誰了。
張居正臉上紅白一片,有人將自己比做嚴嵩,這是何等的污衊,饒是張居正這樣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也是忍不住要發作了。
但早已有人替他出頭了,戶部左侍郎李幼孜出班說道:「魏侍郎這麼說,可是認為當今聖上年幼,無法辨別是非,是以忠奸不分?」
「臣絕無此意,臣只是覺得……」
詹事府少詹事張四維打斷了魏學曾的話,出列說道:「臣以為,高拱雖然是罪無可恕,但其威望甚高,又是先皇欽點的顧命大臣,倉促被逐,難免令眾臣不安,故而魏侍郎才有此一說,實是為政局穩定著想。皇上可將前因後果明示天下,表示聖旨確實出自皇上之手,自然可平眾議。」
張四維曾經是高拱的老下級,兩人交情很好,高拱突兀被逐,他也感到不平,現在看到魏侍郎冒死進言,身陷重危,連忙解圍。
李幼孜又說:「皇上,聖旨自然是出自皇上之手,如果加以解釋,勢必亂了朝綱……」
「不用再說了。」
百官尋聲望去,發現說這句話的不是皇上,卻是張居正。張居正緩步出列,面向萬曆,將笏牌高高舉起,平靜地說道:
「皇上,既然有人懷疑老臣陰謀擅權,擾亂聖聽,臣自應引咎辭職。懇請皇上准許老臣告老還鄉,以正視聽!」
萬曆心中知道,這可是來真格的了,為了朝政穩定,自己現在必須出面。張居正自然不能走,只好犧牲那魏侍郎了,心念及此,當下說道:
「張愛卿何出此言,朕剛剛登基,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愛卿豈可離朕而去。高拱之事,以後勿需再言。」
皇上開口,勝負立分。刑部侍郎洪朝出班奏道:「皇上,魏學曾在朝堂之上出言不遜,拂逆聖意,按律問罪,應判削職充軍。」
萬曆心中一驚,這麼重?這要不是自己穿越過來的話,今天的這個吏部侍郎魏學曾肯定是凶多吉少了……患難見真情啊,此人不懼強權、有情有義,是可用之材,於是說道:
「魏愛卿也是為了社稷著想,情有可原,應當從輕發落,朕以為……罰俸三月即可。」萬曆想了想,自己對大明刑罰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明朝的官員俸祿非常低,當官的一般都不指望那點俸祿過活,所以罰俸三月應該算很輕了。
進言失敗尚在魏學曾的預料之中,但是能躲過重罪,只得了個罰俸三月,卻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心中不免愕然,抬頭看了看小皇帝,口中回道:「謝皇上。」
萬曆舒了一口氣,忙轉移群臣的注意力:「諸位愛卿,今天是朕第一次早朝,理應以民為本,先論民生才是,大家可有何見解?」
張居正奏道:「皇上,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自然出於田地,故治理民生,實為治理田地。」
好,我想討論的就是這個,萬曆心想。他知道張居正的意思,忙說:「那依愛卿所見,這田地如今應該怎樣治理?」
「皇上,田地自古按畝入稅,有多少畝地,就繳多少田賦。但近年來天災不斷,不少百姓上繳不起稅糧,富賈地主趁機收並土地,用謊報、詭寄、投獻等各種方法逃避賦稅。富人少交,窮人多交,國之弊端啊。」
萬曆說道:「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楊巍出列應道。
「你給朕說說,全國土地有多少畝,那田賦又有多少?比之以往,可是大幅減少?」
「回皇上,洪武二十六年,全國共有土地八億五千七百萬畝,到了弘治十五年時丈量,只剩六億兩千餘萬畝,隆慶元年時再丈量,僅餘四億一千五百萬畝,比之開朝,整整少了一半。田賦乃是國稅之本,因此國庫收入也大大減少,去年全年稅收上繳國庫的,只有兩百七十萬兩,支出則是四百一十萬兩,入不敷出啊皇上。」
萬曆知道,這少掉的一半土地,絕對不會憑空消失,肯定是在那些王公貴族、土豪劣紳手裡。這些人對上欺瞞朝廷,對下欺壓百姓,實在可惡。
「看來重新丈量土地勢在必行,即日起著令全國各省布政司監督執行。」
「皇上,應該再加一條:以前的土地數目從現在起都不算數,重新上報,如發現少報者,以一陪三,少報一畝,就充公三畝。這樣方可令行禁止,不至於出現前幾次丈量越量越少的局面。」
「嗯,還是張愛卿想的周到。」萬曆想了想,又說:「但是根本問題,仍是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張愛卿可有良策?」
「皇上,其雖名為兼并,但仍是兩方願買願賣,朝廷不好插手。只要我們與民生息,相信百姓也不會輕易賣掉祖宗留下的土地。」
萬曆心想也是,土地一事牽扯著很多人的利益,不可操之過急。
「皇上,微臣認為,除丈量土地之外,稅務方面,也有弊端,」張居正那黑而深邃的眼睛閃著異樣的光芒,幾十年的想法,恨不能一口氣說出:「我朝賦役,分為丁賦、田賦、徭役,從開朝以來,沿用至今日,弊端已經明顯,百姓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在於,兩種賦稅所繳的乃是實物,農民則交糧食,山民則交特產,漁民則交乾魚,雜亂無章,無法制定細則,這樣就造成了很多漏洞,百姓所交賦稅,大多流入貪官私囊。所以臣以為,以後應該統一隻收銀兩。」
以前稅收不用銀兩,確實有點匪夷所思,但明朝事實如此,在張居正前,豈止是百姓交賦,就是朝廷發放官員俸祿,也大多用糧食、棉花代替,財政混亂,可想而知。萬曆很清楚,張居正現在提出的,就是「一條鞭法」的雛形,當然應該大力支持:
「張愛卿所言甚是,就這麼辦。」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對於張居正的改革,大部分官員都是贊成的,只是突然改變祖制,都有些擔憂。
戶部右侍郎王國光出班奏道:「皇上,此賦稅變革,茲事體大,不可草率,微臣建議,可在一省試行,如果確有效果,再全國推行不遲。」
這個建議相當中肯,當下又有數名官員出列,表示支持王國光所言。
「那依眾愛卿所奏,應該在哪個省試行才好?」
「回皇上,」戶部尚書楊巍說道:「這試行省份不宜在江南富庶之地,亦不可選西北貧瘠之地。臣以為,可選福建與山東二省,一北一南,可勝任矣。」
張居正點了點頭,說:「楊尚書所言,正合我意。」
……
萬曆與群臣又接著討論起了具體細節,如糧食與銀兩兌換比例,百姓所交碎銀如何澆鑄,徭役的重心由戶丁轉向田畝,取消原里甲戶丁編製……等,不知不覺,已過了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