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搶佔功勞
「後來呢?」
「兩下對質,她說的時間,男人那邊能找到人證,還不止一個……」
許玉抬手將眼睛擋住,一旁的鄭嬤嬤咋舌:「這婦人怎麼這麼能折騰?剛生了孩子,這是弄出了多少事。」
何駙馬看向許玉:「先前她們說你不舒服,現在還沒好?」
許玉搖頭:「可能是暈血,多休息一下就好了。」
她又問:「那怎麼處置?」
何駙馬:「念她剛生產完,免了刑杖,只是日後少不得罰服些勞役。」
許玉覺得這個處罰很寬和:「苦主那邊?」
何駙馬:「苦主失而復得,洗清了嫌疑,對此沒有過於計較。」
話雖這麼說,許玉知道依著何駙馬的性格,肯定有所安撫,否則自家孩子差點被掉包,日後千辛萬苦的養著別人的孩子,這誰想想心裡能好過?這是沒被對方得逞,如果得逞了呢?
此事干係重大,何駙馬查實之後就具折上奏,皇上的批複也快,還誇了許玉一通,說不日另有賞賜。
許玉推辭道:「這麼多人照顧我一個,富貴榮華已經足夠,不需要什麼賞賜了。」
何駙馬:「還不知道要賞什麼,若是賞個琉璃盞,又不能賣錢,只當借給你看看罷了。」
眾人都笑起來,宮裡的賞賜均有記錄可查,便是被賊偷去都要落個看護不利辜負皇恩的罪責,偷偷賣掉的話那就更是重罪了。
許玉想到這裡一下子走神,悄悄跟何駙馬說:「那皇上若是看誰不順眼,先賜他個寶貝,然後命人把這寶貝偷走,豈不是就可以一窩端了?」
何駙馬失笑:「皇上的一言一行均有史官記錄,他若是如此行事,上行下效,朝廷還能好?」
許玉悄咪咪道:「可見我不是當皇帝的料……」
把何駙馬逗得笑得不得了:「胡言亂語,仔細我捶你。」
鄭嬤嬤有心借著這個機會讓許玉下山,因此當著何駙馬的面,將許玉的癥狀給誇大了好幾倍。
何駙馬果然道:「有今日這福報,功德足夠了,你們收拾行李,過幾日山下安頓好了,我便打發人來接。」
許玉待要說話,何駙馬先道:「回家后先養一陣子,否則謝絢見了非要心疼不可,這瘦的下巴都尖了。」
許玉笑:「我這是長個子所以抽條了。」
這場雨持續下了好久,到處濕漉漉的,便是雨停了,空氣中的濕度也極大,叫人身上不舒服,何駙馬沒多留,跟許玉說了案情的進展,然後就離開了。
桓王回了宮,正好趕上早朝,他三言兩語的描述:「由於待產的孕婦過多,怕出現認錯了自家孩子的事,因此事先給孕婦與嬰兒系了一對桃木牌,沒想到果然有人貪圖別人家富貴,偷偷將自家孩子換給了人家……」把此案的功勞都攬在了自己身上,皇上早從何駙馬的摺子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聽桓王這麼說,忍了忍壓下火氣。
眾臣自然誇了桓王誇皇帝,說虎父無犬子,把皇后一系的人氣了個仰倒,紛紛腹誹若不是楚王正好不適,怎麼也輪不到桓王去出這個風頭。
「百姓們還在萬佛寺里住著,桓王就像已經完成了任務一樣,迫不及待的回來炫耀。」散了朝,謝隨舟求見皇后,「不知道楚王殿下如何了,當初殿下受傷,就該帶傷去主持此事,那樣才更能招攬人心。」
謝皇后道:「他腳腫得厲害,完全沒辦法走路,御醫也說必須靜養,總不能為了這點事就落下毛病。」
謝隨舟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便沒有再勸,而是安慰道:「憑桓王再大出息,非嫡非長,他成不了氣候。」攵學3肆
然而再成不了氣候,對皇後來說,容妃跟桓王天天在皇帝面前晃蕩,這也決計叫人無法忍受。
「就不能將他也打發去封地?」
前頭晉王命大,竟然沒死,幸虧晉王到現在也還沒好,這叫皇后心理好受了些,晉王若是老實的做他的王爺,她也不是非要斬盡殺絕。
重新起複后的謝隨舟比從前慎重了三分,道:「皇上如今喜歡桓王,恐怕不會答應,再者,也怕皇上捨不得兒子,就近封王,到時候對我們反而不利。」
謝皇后道:「你說怎麼辦?皇上怎麼還不立儲?立了儲君,他怎麼疼桓王我不管了,且容他蹦躂幾年。」
謝隨舟想起易氏給自己出的主意,便道:「娘娘跟晉王關係一向和氣,不如修書一封,請晉王給皇上敲敲邊鼓。正好也看看晉王是個什麼態度。」
謝皇后蹙眉思考良久:「罷了,我寫信給謝絢吧,請他從中轉圜。」
直接寫給晉王不可取,將來事成,晉王若以此挾恩圖報,屆時倒是不好正大光明的處置。
謝皇后對謝隨舟的態度還是比較滿意的,覺得這都是易氏的功勞——她之前暗示易氏,覺得謝隨舟不好掌控,果然易氏勸好了謝隨舟,兄妹倆也能正常說話了,不像之前,誰也瞧不上誰。
「易縝在外頭待的夠久了吧,是不是該接回來?」謝皇后決定對易氏投桃報李。
不料謝隨舟與有榮焉道:「易氏對兒子要求嚴厲,易縝也自覺刻苦,其實我有將他接來的念頭,不過他堅決不同意,此事才作罷。」
謝皇后見狀也不再催了,點了點頭端了茶。
皇上將桓王叫到御書房,問他安頓百姓的情況,末了才漫不經心地問:「你當初怎麼想到能刻桃木牌,然後一分為二的這一招的?」
桓王不清楚皇上派了暗衛跟著何駙馬,何駙馬審完就寫了摺子,交給暗衛帶回來,上頭一五一十的寫清楚了前因後果,皇上再問暗衛,暗衛回答的都跟何駙馬的摺子內容對的上,可見桓王撒謊了。
皇上對桓王說不出的失望。搶奪他人的功勞,這決計不是上位者御下之術。雖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古以來農民聚集起來掀翻皇朝的比比皆是,皇上也得賞罰分明。上位者是要識人用人,而不是桓王這樣,認為自己在前頭,所以一切功勞就都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