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玄武門之變
李淵建立唐朝後,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三子李元吉為齊王。
李建成是李淵的長子,被封為太子理所當然。可秦王李世民智勇雙全,是他先勸說李淵起兵反隋,後來又多次征戰,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威望遠在李建成之上。
李世民自以為才能出眾戰功顯赫,在秦王府中開設文學館,招攬天下有才學的人士作為自己的謀臣。
李建成妒忌李世民,就把李世民手下包括杜如晦在內的文武官員抽調過去。房玄齡向李世民建議:「別人都不足惜。如果您僅僅是做個藩王,大家走都無所謂。如要經營天下,非杜如晦不可。」李世民大驚失色,又把杜如晦追了回來。
李建成看到李世民的勢力越來越大,開始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於是拉攏齊王李元吉一起對付李世民。
李世民平定洛陽之後,有貴妃去找他,希望李世民能夠讓她的親戚做官,或者賞賜給她一些寶物。李世民拒絕了她。以後貴妃便經常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
尹德妃的父親尹阿鼠飛揚跋扈。當杜如晦騎馬路過他的家門口時,他的下人把杜如晦拖下馬痛打一頓,還折斷了他的一根手指頭。
尹德妃惡人先告狀,說秦王的屬下打了她的父親。李淵被她的枕邊風吹得迷迷糊糊,於是責備兒子李世民,李世民並不在意。
不久唐高祖召集諸子宴會,場面非常熱鬧。李世民想起去世的媽媽黯然神傷,唐高祖見狀很不痛快。尹德妃趁機說道:「現在天下太平,陛下自娛自樂,秦王卻獨自悲傷。她這是忌恨我們這些人。如果他有朝一日得志,我們肯定不能保全。太子李建成為人慈愛,必然能保全供養我們。」
唐高祖聽了她的話,從此打消了更換太子的主意。
李元吉善用槊,秦府中的尉遲敬德也用槊,李元吉想殺死他,便說欲與敬德學藝。敬德請元吉加刃,自己卻把刃除去。元吉恨不得將敬德一槊刺死,偏敬德生龍活虎一般左跳右躍。李元吉無從下手。一會兒敬德故意露出破綻,等到元吉向他刺來時突然用手接住,奮力一扯把槊奪去,元吉反剩了一雙空手。敬德將槊還給他令他再刺,元吉再刺再失,三刺三失,李元吉無奈赧顏而退。
一天晚上李建成準備了一桌上好的宴席,邀請李世民一起享用。李世民毫無防備,舉起酒懷一飲而盡。不一會兒李世民腹痛難忍,吐了很多血。幸虧李神通把他帶回西宮治療,李世民才沒有被毒死。
李世民於是下定決心要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
李世民去見李淵,說李建成和李元吉穢亂後宮,李淵聽后非常吃驚,說第二天把兩人召入宮中問個究竟。第二天一早李世民提前率領人馬在宮城北門的玄武門內埋伏好。常何是玄武門的禁軍總領,他本來是李建成的人,可他事前已經被李世民收買,這天就沒有上班。當李建成和李元吉騎馬向玄武門走來時,李建成沒有看到常何,立即意識到可能有危險,急忙調轉馬頭往回跑,李元吉也跟著逃跑。這時李世民率領伏兵從暗地裡沖了出來。李元吉向李世民連射三箭。由於心慌意亂,一箭也沒有命中。而李世民一箭便將李建成射死,尉遲恭也揮刀將李元吉砍死。
太子府的將領得到消息后,立即趕來幫助李建成。尉遲恭拿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對他們說:「太子已經死了,你們再不投降,後果也與他們一樣。」太子府的將士們這才散去。
當時正是武德九年六月,天氣很炎熱,唐高祖正在開襟趁涼。李世民進來后跪地請罪,高祖傷心地說:「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你的親兄弟,現在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怎麼說也是可悲的啊。」李世民一頭扎進李淵的懷裡痛哭,李淵也忍不住落淚。宇文士及和裴矩等人勸慰了他們一番,李世民這才回到府里。
秦王府的人對李世民說道:「斬草不除根,恐怕會留下後患,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也應該殺了。」
這時候李淵出面求情,可李世民根本就不聽從,還是下令殺死了十個侄子。
一天之中,李淵失去了兩個兒子十個孫子。李淵非常傷心,他悲傷地對李世民說了一句話:「汝殺吾子孫,他日汝子孫亦復如此!」,這14個字狠狠地打在李世民臉上,李淵的這句話意思很簡單,就是你現在殺死我的兒子,你將來也會經歷到手足相殘的痛苦。
這件事平息后,李淵只能把李世民立為太子。
後來尹阿鼠和女兒尹德妃不知所蹤,我想肯定是凶多吉少。李世民能殺兄弟侄子,父親的嬪妃算什麼?
李元吉死時只有二十四歲。他的妃子生得體態風流,性情柔媚,面如出水芙蓉,腰似迎風楊柳。唐室王妃中要算這個楊氏最為美艷。李元吉被殺之後,楊氏的兒子也被殺死了。楊氏舉目無親,幸虧長孫氏念及妯娌之情,經常邀她來敘舊,並好言勸慰為她排憂解愁。
這天二人正在聊天,李世民突然從外面進來,楊氏立即起身相迎。等到李世民坐定,楊氏忽然跪下向李世民請死。李世民一時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長孫氏在一旁慌忙勸解。楊氏偏嬌聲哭泣,表現得楚楚可憐。李世民見她淡妝淺抹,秀色可餐,立即魂不守舍地將她扶起說道:「王妃不要過於難過了,齊王謀亂應該伏法,這跟王妃沒有關係。只要我在世一天,就會保護你一天,如果覺得在府中寂寞,那就搬過來與你嫂子同住吧。」說到這裡,李世民又囑咐長孫氏幾句,然後揚長而去。長孫氏聽到李世民的囑咐后,也勸她搬到東宮來住。楊氏第二天就搬了過來。李世民特地叫人為她收拾了一間乾淨的屋子,而且調來幾個侍女服侍楊氏。李世民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到楊氏房裡敘舊。
一天夜裡,楊氏已經就寢,忽然有侍女來報:「太子駕到。」楊氏慌忙起床,稍微整理下衣服就出來迎接。李世民來到房裡,楊氏行過禮后問道:「殿下為什麼深夜來此啊?」李世民道:「父皇召我侍宴,多飲了幾杯御酒,父皇說他本月之內禪位給我。」楊氏立即跪下拜賀,李世民趁著酒意攙起楊氏,楊氏輕輕推開李世民的手,嬌羞起來。這時皓月當空燭光高照,屋裡非常明亮,李世民定睛瞧著楊氏,只見她雲鬟半卷雙目含情,穿著一身白色的羅裳,雖然沒有化妝,卻更加花容明媚,玉骨輕柔。楊氏見李世民盯著自己看,也不禁對他一笑。
李世民轉眼看著明月說道:「中秋佳節,王妃願意跟我一起賞月嗎?」楊氏還沒答話,就有侍女說道:「廚房裡還有酒肴,等我們端過來就可以賞月了。」李世民說:「太好了。」侍女們連忙出去,不到片刻就把酒肴擺好了。楊氏入席時還很靦腆,等到喝了幾杯酒後,楊氏不禁意馬心猿起來。她抬頭看向李世民,只見他風流倜儻器宇不凡,英姿灑落眉宇清揚。李世民幾次叫她,她都沒有聽到,惹得席旁的侍女提醒,她才覺得不好意思,不由兩頰緋紅,低頭玩弄絲帶。李世民便道:「夜已深了,再飲一杯就撤席吧。」楊氏唯唯遵命,於是各自滿斟一杯一飲而盡。侍女撤去酒席出去,兩人一同進了卧室。第二天早上李世民才離開。
過了幾天,李淵果然下詔禪位,自己去當太上皇了。
唐太宗非常寵愛楊氏,楊氏也很爭氣,生下了一個兒子,即李明。
這時唐太宗便想冊封楊氏為皇后。
可是魏徵勸住了李世民。
永崇元年十月,李明因為與廢太子李賢通謀的罪名,爵位被降為零陵郡王,並被流放到黔州。
楊氏得到李世民寵愛,而另一位王妃鄭觀音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鄭觀音是李建成的太子妃。古人講究門當戶對,隋唐非常盛行門第婚,在那個年代,能嫁給唐國公兒子的人,肯定不是平常老百姓家的孩子。
鄭觀音是滎陽人,出生於官宦世家,爺爺鄭諶當過司徒府長史、諫議大夫、吳山郡公;爸爸鄭繼伯曾任開府儀同三司、金紫光祿大夫、潭州都督。
成長在這樣的家庭里,毫無疑問,鄭觀音贏在了起跑線上,平日衣食無憂,能夠獲得良好的教育。隨著時間的推移,鄭觀音不僅成長順利,還愈發亭亭玉立,不光外表好看,貌美如花;而且心靈也美,品德高尚,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個人品質好,用不著自己說,周圍的人也會銘記在心。
鄭觀音二八之年嫁入李家,過門后不久,李淵在太原起兵,丈夫跟隨公公征戰沙場入主關中。經歷隋末唐初的混戰,李唐集團脫穎而出統一天下。李建成身為嫡長子,理所當然的被立為太子。李淵年近六旬,如果不出意外,鄭觀音將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全中國地位最高的女人。
雖然過得很美滿,太子妃卻厲行節儉,對珠寶什麼的不感興趣,平時愛好書籍,端莊守禮,看到丈夫寵幸其他女人也不妒忌,一個居家好女人的模樣。
萬萬沒想到,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發生了,38歲的太子被李世民活活射死;公公將權力和太子之位交予秦王。為了斬草除根,秦王府的士兵衝進東宮,將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全部殺害,看著孩子們無情地遭遇毒手,鄭觀音束手無策,丈夫敗亡了,保護傘倒了,她一個女人還能怎麼樣呢?更加凄涼的是聽到噩耗時,鄭觀音已經懷孕了。若幾個月後鄭觀音生下的是男孩,李世民肯定容不下他。還好不幸中的萬幸,鄭觀音生的是女孩。不過也是個可憐的孩子,來到世上就沒有爸爸,但她的出生多少給母親帶來了一些安慰。
就這樣,鄭觀音開始了她漫長的後半生,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丈夫的離去給她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君之出矣,則明鏡生塵。」女為悅己者容,搬到長樂門附近后,觀音很少打扮,過著簡樸的生活,梳妝的鏡子上布滿了灰塵,以前還是太子妃時,她就很節約低調,橫遭變故后,她更加看淡了皇家的榮華富貴,一切都是過眼煙雲。鄭觀音每天穿著又粗又厚的衣服,含辛茹苦地撫養李建成的五位幼女,對她們一視同仁,沒有因為其中有人是庶出就看不起她。
時光荏苒,流年似水,半個世紀的光陰悄悄溜走,從武德九年到上元三年,正是大唐走向強盛的五十年,貞觀之治、永徽之治……期間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事件,但這些都與鄭觀音無關,她年復一年地呆在宮裡,過著沒有丈夫的生活,靜靜地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體味人間的世態炎涼。漸漸的芳容不在,人老珠黃,不知不覺地守寡五十多年,當初嗷嗷待哺的女兒們早已長大成人,嫁人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唐高宗龍朔元年,李建成的第二個女兒李婉順病故,享年四十,儘管李婉順是庶出,但鄭觀音是嫡母撫育過她,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時候,鄭觀音已經年過花甲。回顧一生,青年喪夫,晚年喪女,大起大落。多虧鄭觀音不計較,把物質財富看得很淡,要是換一個心態不好的人,恐怕早就撐不下去了。
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李治還沒有出生,等到他接班,政變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雙方當年再怎麼你死我活,終究還是李家的內鬥,屬於「人民」內部矛盾,上升不到敵我矛盾的高度。李治對伯母十分優待。
上元三年正月三十日寢疾,鄭觀音薨於長樂門內,春秋七十八。李治得知消息后,下令「喪葬所需,務令優厚」,給伯母風光大葬,出殯於李建成的第五女歸德縣主宅。下葬的時間也選得非常好,「其年七月七日」。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傳說中,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相會一次,鄭觀音在人間苦苦守候了五十年,最後終於在地下和李建成相會了。
李淵與竇氏除了生了四個兒子外,還生了一個女兒,那就是平陽公主。
在男權社會裡,她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她早年少女初長成的時候,父親將她嫁給了少年英雄柴紹。柴紹就是後周世宗柴榮的祖先。
李淵起兵反隋時,柴紹夫婦散盡家財,招募了幾百名亡命之徒,又收編了幾支義軍,連續攻城略地,迅速發展成一支7萬人馬的大軍,威震關中。父親李淵聞訊喜出望外,派李世民前來接應他們。兄妹兩合兵一處會師長安。
柴紹夫婦如此英雄,但他們的兒子柴令武卻不成器。柴令武娶唐太宗的愛女巴陵公主,本來有著令人羨慕的生活,可夫妻二人卻捲入謀反案件。柴令武自殺,巴陵公主也被賜死。這是后話。
卻說張亮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張亮早年以務農為業。隋末天下大亂,他也投靠瓦崗成為徐世績的部下,之後隨徐世績降唐。再之後在房玄齡的推薦下,擔任秦王府車騎將軍,成了當之無愧的秦王府嫡系。
武德九年,秦王府與太子李建成矛盾激化,張亮奉李世民之命到洛陽秘密聯結山東豪傑,以備局勢變化。這件事被齊王李元吉得知,於是到高祖李淵面前告發張亮圖謀不軌,李淵命有司拷問張亮。李元吉對張亮說如果供出李世民便無罪釋放,但張亮緊守秘密。李元吉大怒,命人打斷了張亮的六根肋骨,同時還抽了二百鞭子!在這種常人難以忍受的酷刑下,張亮仍然忠於秦王,一個字也未吐露。李元吉將其釋放遣回洛陽。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后登上帝位,張亮因功被封為右衛將軍、懷州總管、長平郡公。
張亮雖然忠心耿耿,可最終卻因為李世民的猜忌被處以極刑。
起因是因為御史上報:
1,張亮在相州時,他的一個假子(乾兒子)公孫節對他說了一句讖語『弓長之主當別都』弓長為張,意思是張亮有主宰天下之命。
2:張亮曾對公孫節的哥哥公孫常說「我有一個小妾,算命的說她一定能成為王姬」,而公孫常也說在一些有關主宰天下的讖書中見到張亮的名字。
3:術士程公穎稱張亮卧如龍形,必能大貴。
4:陝州人常德玄告發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
唐太宗見到上報后命馬周調查此事,程公穎與公孫常都證實張亮謀反。張亮說兩人怕死,所以誣陷他。但唐太宗說他私養義子五百人,就是想造反。於是張亮被押到長安西市斬首,並沒收其全部財產。
張亮擔任洛州都督時,心有異志的侯君集故意激怒他說:「你為什麼被排擠出京我平定高昌后便觸怒了皇帝,所以憂悶不得志,現在已經和太子聯絡好!你跟我一起造反吧!事成之後共享榮華富貴。」張亮不僅沒聽他造反,還把這話告訴唐太宗。試想如果他真的想反,還會把這些話說出來么還有他斷了六根肋骨挨了二百鞭子都死保李世民,在一系列對外征戰中也有大功勞於李世民;可最後還是被斬首了。
李世民雖然被後世公認為「明君」,但他殘存的人性,自從把哥哥、弟弟的頭砍下來的時候,就已經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