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博弈智勝》(12)
愛情博弈:浪漫的愛情也是要動腦子的
在愛情的博弈里,要主動出擊才能佔據優勢地位,獲取佳人芳心。但在愛情向婚姻邁進的過程中,如何付出,付出多少,就要分析並採取一定的博弈術。即使這樣,結婚後,是否能夠帶來預期的效用,還是有很大風險。
浪漫的愛情也需要博弈
對待愛情和婚姻,既不要給自己太大的期望值,也要適當遏制對方的期望。
在愛情里,男人總想找到屬於自己的白雪公主,那個女孩一定要漂亮,而且要深愛著他。同樣,女人也總想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那個男孩一定要英俊瀟洒,還要有紳士風度。可在現實的愛情里,我們都在感慨,為什麼好男人總是少之又少?為什麼好女人卻總嫁不掉?為什麼第三者的條件往往不如你優秀,卻敢在你面前叫囂?為什麼一個好男人加一個好女人,卻不能等於百年好合?
這些看起來無從回答的愛情難題,在博弈論里即可找到答案。
愛情博弈論,就是研究日常生活中,男男女女該如何才能找到能使自己幸福的另一半。
一個成功的好男人,身邊定然少不了追逐他的女人。但是即便位列一等的好男人,也會留下機會給那些優秀的女人得到他,否則比爾·蓋茨至今還應該單身,威廉王子也不會忙不迭地到處約會,一門心思替英國王室尋找最好的王妃!
貝克漢姆曾經也是情竇初開的靦腆少年。他曾經痛恨自己的拙嘴笨舌,因為在剛剛遇見如花似玉的「辣妹」維多利亞時,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對她的好感,只有在維多利亞去洗手間的時候,他兩次情不自禁地起身,才讓維多利亞看出了他對自己的敬慕。接著,才有維多利亞巡迴演出時,兩個人隔著太平洋和7小時時差狂打越洋電話。電話的內容,簡單無趣,只是討論討論同一輪月亮為什麼在兩人眼睛里看起來卻不大一樣。
後來,成為「貝太」的維多利亞不能忍受自己丈夫的花心,在懷孕5個月的時候,因為小貝和一個三版女郎的不倫之戀,她抽小貝的耳光,直抽到他嘴角出血,但最後她還是把苦果獨自咽了下去,因為她還想要聲譽,想要孩子,想要這個能跟她聯手在時尚界立於不敗之地的好搭檔。
可以說在好感剛來的時候,是維多利亞的美貌和名聲擊敗了小貝,但接著就要靠維多利亞的智慧和伎倆,否則兩個人的愛情,怎麼能傳奇到今天?
在愛情中,男人總是很容易背叛,因為男人是靠事業的,女人是靠美貌的,打動維多利亞的正是小貝的輝煌事業,而小貝恰恰是看上了維多利亞的美貌!在愛情博弈里,男人與女人的期望是不同的。根據不同的期望自然要選擇不同的策略。
總之,在每個人的愛情博弈中,都—定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儘可能掌握對方更多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才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誰先動,誰就更主動
愛情里的規則是先動一方佔據主動優勢。
不管女方貌若天仙,還是男方英俊瀟洒。作為愛情博弈中的你,不要因此而自慚形穢。只要你把握主動權,採取先動策略,率先表達出自己的愛意,那麼就很可能獲得對方的青睞。
據說當年的晴格格王艷因為太漂亮,從來沒有男生敢去追求。最後一個商人第一次跟她表白了愛意,王艷就嫁給了他,也就是她現在的丈夫。有一個男孩非常喜歡一個女孩,但是他就是把感情藏在心裡,不敢說出口,後來另一個男孩子先說了,結果女孩就和那個先表達愛意的男孩談戀愛了。男孩的失敗,是因為他沒有遵循發情里的規則,即採取先動策略。
如果《諾丁山》看到2/3時,你還沒有熱淚盈眶,那你一定還沒有真正渴望過愛情。
大牌影星安娜·斯科特走進倫敦諾丁山一家小書店,一杯橙汁使離婚後愛情生活一直空白的威廉·塞克意外地得到了安娜的吻,兩人相愛了。但威廉·塞克是一個羞澀的男人,或者說是一個不懂得主動的男人。
女主角只能主動,第一次去他家裡,出門后又回來;在車站再次邂逅,她邀請他去自己家裡;後來為躲避記者跟蹤、她到他家裡過夜,也是她主動走到他的床邊,後來因為前男友的介入,她和他有了誤會,到最後,也是她主動上門要求重修舊好……那個憨厚純良的男人,或許覺得這種幸福是不真實的,就那麼一次次缺乏著愛的勇氣,就那麼一次次躲避著愛情的大駕光臨。
所以,那些看到2/3時,禁不住熱淚盈眶的觀眾,一定是理解了女主角心裡的溫柔和焦急:主動、我得主動,否則我的愛情就要不翼而飛了。或許我們在生活里也有這樣的經歷,自己心愛的那個人,彷彿永遠不知道自己在渴望什麼,就那麼傻愣愣地在一旁觀望自己的愛情,像局外人一樣不敢介入。
經濟學里的「先動優勢」,是指在一個博弈行為中,先行動者往往比後行動者佔有優勢,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也就是說,第一個到達海邊的人可以得到牡蠣,而第二個人得到的只是貝殼。或許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先下手為強,比如,第一個對你說「我愛你」的人,總是比之後的其他追求你的人讓你印象深刻,哪怕你那時候只是和他在大學校園裡拉了拉手、散了散步,到很老的時候,你也不會忘記他。
但是在愛情中,「先動優勢」往往會形成慣性,你主動了第一次,以後就得永遠主動下去,你愛的那個人,彷彿已經習慣了什麼事情都由你發起,或許個性使然,也或許習慣使然。
共鳴和分享式的愛情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在一場戀愛當中,當你發現對方只是一個道具,而這個愛情故事基本是你一個人在拚命流淚流汗唱獨角戲,這是多麼遺憾的事情。
所以,在愛情里,要耍一點小伎倆,先動了,有了優勢的時候,不如把腳步放慢,讓對方跟上來,兩個人步調一致了,愛情才能經營得好。
《諾丁山》的結局,威廉·塞克鼓起勇氣,直闖了記者會,關鍵時刻向心上人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贏得美人歸,這就是進步。
在愛情博弈中,先表白,採取主動是追求戀人最好的策略。
愛情里的「麥穗理論」
對於伴侶的選擇,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特別是女性,婚姻無異於女人的第二次生命。俗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因此,女性朋友在擇偶時必須慎之又慎,學會用博弈論來指導自己的擇夫行為。
西方的擇偶觀里有著名的「麥穗理論」,是說我們尋找伴侶時如同走進了一個麥田,一路有麥穗向我們招手,很多人不知道摘取哪一支,因而就會有躊躇和彷徨、遺憾和悲傷。而正常人再花心,他或她也得選擇一人來陪伴自己的旅程。當然並不排除有極少數人會在短短的一生里一換再換。
「麥穗理論」來源於這樣一個故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老師就讓他先到麥田裡去摘一棵全麥田裡最大最金黃的麥穗來,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頭。
柏拉圖於是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結果他兩手空空地走出了麥田。老師問他:「為什麼沒摘?」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其間即使見到最大最金黃的,因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沒有摘;走到前面時,又發覺總不及之前見到的好,原來最大最金黃的麥穗早已錯過了;於是我什麼也沒摘。」
老師說:「這就是愛情。」
之後又有一天,柏拉圖問他的老師:「什麼是婚姻。」他的老師就叫他先到樹林里,砍下一棵全樹林最大最茂盛、最適合放在家做聖誕樹的樹。其間同樣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樣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頭。
柏拉圖於是照著老師說的話做。這次,他帶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樹回來。老師問他:「怎麼帶這棵普普通通的樹回來?」他說:「有了上一次的經驗,當我走到大半路程還兩手空空時,看到這棵樹也不太差,便砍下來,免得最後又什麼也帶不出來。」
老師說:「這就是婚姻!」
可見,完美的愛情和婚姻是很難得到的,大多數人只是處於湊合的狀態。真正得到合適的伴侶的概率是很小的。
不妨假設有20個合適的單身男子都有意追求某個女孩,這個女孩的任務就是,從他們當中挑選最好的一位作為結婚對象,決定跟誰結婚。從這20個裡面選出最好的一個並非易事,該怎麼做才能爭取到這個結果?
首先,要考慮的是對對方真實性格、人品的判斷。約會時,男女雙方一開始都是展示自己的優點,掩蓋自己的不足。當然,他們都想了解對方的一切,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對於一個女孩來說,男朋友贈送的花是相對廉價的,而貴重的鑽石、金錶、項鏈等禮物也許更能代表一個人的真心。正如有句話說的:「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有多深,就會為她掏出多少鈔票。」這是一個人樂意為你奉獻多少的可靠證明。然而,禮物值多少「錢」對於不同的人是有差異的。對一個億萬身價的有錢人來說,送上一顆名貴鑽石可能比帶你遊山玩水的價值要低得多。反之,一個窮小子,花了大量時間辛勤工作,買上一顆鑽石的價值就要高得多。
你也應當意識到,你的約會對象同樣會對你的行為挑剔一番,所以你得採取能真正代表你具有高素質的行為,而不是誰都學得來的那些行為。
其次,要考慮的是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篩選出比較合適的異性。很明顯,最好的方法是和這20個人都接觸一遍,了解每個人的情況,經過篩選,找出那個最適合的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花大把的時間去和每個人都交往。不妨假定更加嚴格的條件:每個人只能約會一次,而且只能一次性選擇放棄或接受,一旦選中結婚對象,就沒有機會再約會別人。那麼最好的選擇方法存不存在呢?事實上是存在的。
不如我們來模擬一下。顯然,你不應該選擇第一個遇到的人,因為他是最適合者的概率只有1/20。這個概率可以說是非常的渺茫,直接把籌碼放在第一個人身上,也是最糟的賭注。同樣的,後面的人情況都相同,每個人都只有1/20的概率可能是20個人當中的最適合者。
可以將所有的追求者分成組(比如分成5組,每組4人)。首先從第一組中開始選擇,與第一組中每一個男性都約會,但並不選擇第一組中的男性,即使他再優秀、再完美都要選擇放棄。因為,最合適的對象在第一組中存在的概率不過1/5。
如果以後遇到比這組人更好的對象,就嫁給這個人。當然這種方法像「麥穗理論」一樣,並不能保證選擇出的是最飽滿最美麗的麥穗,但卻能選擇出比較大比較美麗的麥穗。無論是選擇愛情、事業、婚姻、朋友,最優結果只可能在理論上存在。不把追求最佳人選作為最大目標,而是設法避免挑到最差的人選。這種規避風險的觀念,對我們在做人生選擇時非常有用。
愛情里的優勢策略
在愛情里雖然經常看到那些恐龍配帥哥,青蛙配美女的情況,我們知道這是由於逆向選擇造成的,是由於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的,但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信息不對稱呢?這就是在愛情中處於劣勢的一方選擇了優勢策略,從而使自己獲得了佳人或帥哥的芳心。
歐·亨利的小說《麥吉的禮物》描述了這樣一個愛情故事: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丈夫,很是窮困潦倒。除了妻子那一頭美麗的金色長發,丈夫那一隻祖傳的金懷錶,便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他們引以為傲了。雖然生活很累很苦,他們卻彼此相愛至深,關心對方都勝過關心自己。為了對方,他們願意奉獻和犧牲自己的一切。
聖誕節就快到了,但兩個人都沒有錢贈送對方禮物,即使這樣兩個人還是決定贈送對方禮物。丈夫賣掉了心愛的懷錶,買了一套漂亮發卡,去配妻子那一頭金色長發。妻子剪掉心愛的長發,拿去賣錢,為丈夫的懷錶買了錶鏈和表袋。
最後,到了交換禮物的時刻,他們無可奈何地發現,自己如此珍視的東西,對方已作為禮物的代價而出賣了。花了慘痛代價換回的東西,竟成了無用之物。出於無私愛心的利他主義行為,結果卻使得雙方的利益同時受損。
歐·亨利在小說中寫道:「聰明的人,送禮自然也很聰明。大約都是用自己有餘的物事,來交換送禮的好處。然而,我講的這個平平淡淡的故事裡,主人公卻是笨到極點,為了彼此,白白犧牲了他們最珍貴的財富。」
從這段文字看,歐·亨利似乎並不認為這小兩口是理性的。如果我們拋開愛情,假定每個人都有一個專門為別人謀幸福的偏好系統。這樣,個人選擇付出還是不付出,只看對方能不能得益,與自己是否受損無關。以這樣的偏好來衡量,最好的結果自然是自己付出而對方不付出,對方收益增大;次好的結果是大家都不付出,對方不得益也不犧牲;再次的結果是大家都付出,都犧牲;最壞的結果是別人付出而自己不付出,靠犧牲別人來使自己得益。我們不妨用數字來代表個人對這4種結果的評價:第一種結果給3分,第二種結果給2分,第三種結果給1分,第四種結果給0分。
不難看出,無論對方選擇付出,還是選擇不付出,自己的最佳選擇都是付出。然而這並不是對大家都有利的選擇。事實上,大家都選擇不付出,明顯優於大家都選擇付出的境況。
實際上,這裡的例子有一個佔優策略均衡。通俗地說,在佔優策略均衡中,不論參與人選擇什麼策略,一個參與人的佔優策略就是他的最優策略。顯然,這一策略一定是所有其他參與人選擇某一特定策略時該參與人的佔優策略。
因此,佔優策略均衡一定是納什均衡。在這個例子中,不剪掉金髮對於妻子來說是一個優勢策略,也就是說妻子不付出,丈夫不管選擇什麼策略,妻子所得的結果都好於丈夫。同理,丈夫不賣掉懷錶對於丈夫來說也是一個優勢策略。
婚姻是不可預期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男女傾向於這樣一種觀點:愛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愛情,往往意味著甜蜜,選擇婚姻卻是一場賭博。
和什麼人過一輩子,選擇了,也就認命了,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結婚也就意味著你必須和他或她走完漫漫的人生旅途。但選擇誰呢?在選擇之前,我們每個人都對婚姻充滿著無限的渴望,選擇后也許如我們所願,也許就跌入了萬丈深淵。因為人生路漫漫,不可預期的事情太多,而且就人而言,結婚前和結婚後是絕對不一樣的。下面的例子正好說明了婚姻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知性。
他和她很早就認識,一個是車工,一個是廠花。喜歡她的男人很多,每天都有人給她打好飯,看著她吃。他清貧,也沒什麼背景,因此有些自卑。他只能在一個角落裡偷偷地看她。其實,她在心裡早就喜歡他,只是他不知道。他雖是車工,卻很懂文藝。每逢廠里排戲,都是由他編本子。在廠慶的晚會綵排上,她演他的本子,說他的台詞。後來,他們就在一起了。結婚,生孩子,像大多數戀愛的男女一樣,有了一個好結果。
故事卻沒有完。
他們第二個孩子降生時,他對她說,想去拍電影。
她知道,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斷了去拍戲的念頭。
考慮再三,她還是冒著風險支持他。
辭掉工作,拿走家裡全部的積蓄,甚至借了些錢,他跑到北京,開始另一番創業。先是兩年的理論學習,後來開始在劇組裡打雜。那些日子,不用說,家裡很困難。她一個人撐下來,漸漸地,臉色黃下來,秀美的臉被愁容掩蓋。她幾乎與外界隔絕,無暇讀書,看電視,生活里除了兩個急需照看的孩子之外,就是遠在他鄉,給她幫不上一點忙的他。
他偶爾給她打電話,她總說,電話費好貴的,不如省下來買火車票。
其實,她是希望見他的。
22年的光陰一晃而過,他們已到中年。
她把孩子帶大,用自己的美麗、健康,換得孩子的幸福。他呢?拍了好幾部電影。他成功了,他拍的片子得到了認可,並且,在國外連連獲獎。這些,她當然知道。每當認識的朋友看到他拍的電影,而向她祝賀並詢問他的情況時,她就會無限驕傲。
只是,他更忙。一年中,她偶爾可以見他一兩次,每次都短短三五天。
相比劇組裡年輕的女演員來說,她早成了黃臉婆。而且,現在的女孩子,為了能出名,什麼都放得開。
外面的世界充滿誘惑,過去的生活如此無趣。他終於迎向了更藍更廣闊的天空,向她提出了離婚的請求。
她流著淚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我們沒有相愛的理由。」
她原不知道,婚姻是一場漫長的考驗。不是這時這刻的相愛,就能代表一生一世。世界會變,人也會變。兩個從苦日子走過來的人,並不一定能同時面對生活的甘美。婚姻的不確定性很大,婚前的甜言蜜語、海誓山盟並不代表婚後一定是幸福的,這個女子的丈夫在功成名就后變心,雖然給她造成了打擊,但她畢竟有過一段時間的美好期盼,而有的婚姻剛剛開始就露出了魔鬼的猙獰。
有一個喪心病狂的男人,在沒得到女人之前,百般獻媚;結婚後,不順他意,便大打出手,更為惡劣的是在女人的臉上和身上刺字,話語骯髒下流。他一共結了兩次婚,殘害了兩個女人,第一個妻子,臉上、身上都被刺了字,多年後,滿臉的刺青依然清晰可見,慘不忍睹;第二個妻子全身上下共刺了300多個字,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徹底清除。他對付這兩個女人的手段和伎倆,如出一轍,那就是不許報案,否則將滅其全家。這兩個女人最初的忍讓沒有換來罪犯絲毫的憐憫,她們都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在罪犯大意的時候,偷偷逃跑的。前一個軟弱的女人為了不累及家人選擇了忍氣吞聲,只有第二個女人在家人的支持下,勇敢地站了出來,至此這一切才真相大白,當然罪犯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個月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他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卻在兩個女人的身上和心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這兩個女人結婚前,誰也沒想到他是這樣一個惡徒,而結婚以後,不但沒得到幸福,卻身陷囹圄,甚至毀了一生。
婚姻是不可預期的,就像賭博一樣。當你真正走進婚姻,會發覺婚姻不只是圍城,甚至是牢籠,進去的想出來。很少的婚姻能達到雙方的預期,因為婚姻的不確定性太大,它總是不可預期的。想達到真正的幸福就要學會抗和忍。用忍來減少自己的預期,用抗來遏制對方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