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人性密碼》(3)

第二十九章《人性密碼》(3)

打破枷鎖:不要讓自卑和嫉妒鎖住你的命運

自卑和嫉妒都是人性中壓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鎖,是一種消極、不良的心境。它消磨人的意志,軟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銳氣鈍化,畏縮不前,從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開始,以自我埋沒、自我消沉告終,使人陷入悲觀哀怨的深淵不能自拔。認識它,並且克服它,則是一種催人積極奮進的原動。

完美只是一種幻覺

只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再優秀的人,總有他的缺點和瑕疵;再差的人,也總有他的優點和獨特之處。

一天早晨,園丁到花園裡去的時候,發現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凋謝了,園中充滿了衰敗景象,毫無生氣。

他非常詫異,就問花園門口的一棵橡樹:你們中間究竟出了什麼事?

後來他得知,橡樹因為自怨沒有松樹那樣高大挺拔,所以就生出厭世之心,不想活了;松樹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藤那樣結果子而沮喪;葡萄藤也很傷心,因為它終日匍匐在地,不能直立,又不能像桃樹那樣綻開美麗的花朵;牽牛花也苦惱著,因為它自嘆沒有紫丁香那樣芬芳。其餘的樹木也都有垂頭喪氣的理由,都埋怨自己不如別人。

這時,只有一棵小草長得青蔥可愛。於是園丁問它:你為什麼沒有沮喪?

小草回答:我沒有一絲灰心,一毫失望。我在此園中雖然算不上重要,但是我知道你需要一株橡樹、一棵松樹,或者葡萄藤、桃樹,或者牽牛花、紫丁香,你才去栽種它們;我知道你也需要我這棵小小的草,我就心滿意足地去吸收陽光雨露,使自己天天成長。

這個富有哲理性的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沒有完全一樣的東西。那麼,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又會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一個或者完全相同的兩個?成績不夠好的人,也許卡拉0K唱得很棒;不夠聰明的人,也許心地善良;你也許數學不好,可是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你貌不出眾,可你人緣很好……只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再優秀的人,總有他的缺點和瑕疵;再差的人,也總有他的優點和獨特之處。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我們往往就是花園中的橡樹、松樹、葡萄藤、桃樹、牽牛花、紫丁香……由於自卑的作怪,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追求完美,是人的向上天性,可是不完美卻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如果總以幻想中的「完美」來要求自己,那就永遠走不出自卑的泥沼。而自卑,又像一堵看不見的籬笆牆,把自卑者隔離和封閉起來。因為自卑,他們有了退縮乃至失敗的借口。自卑消磨了少男少女的青春熱情和朝氣,也扼殺了他們的進取精神,使他們成為同齡人中的落伍者。

自卑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狀態,但人們常常不能直接感受它,它常常隱藏在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後面,如無緣無故的緊張、不安、擔心、害怕。自卑不但影響人的情緒,也使人在人際交往中退縮不前,更能影響人能力的發揮。而自信是自卑的剋星,也是我們與生俱有的潛能,培養自信就能克服自卑。

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在思想上豁然開朗,從而悅納自己,接受現實,避開弱點,最大限度地發揚自己的長處。這樣,你也許將來會成為歌唱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或慈善事業家。

我們不是一無是處

自卑的人往往碰到過一些困難,便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他們可以在關鍵的時刻發出光彩,他們能改變自己的一生,也能影響到別人。

心理學認為,自卑是一種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自卑心理可能產生在任何年齡段和各種各樣的人身上,比如說,德才平平,生命仍未閃現出「輝煌」與「亮麗」,往往容易產生「看破紅塵」的感嘆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無奈,以至把悲觀失望當成了人生的主調;經過奮力拚搏,工作有了成績,事業上創造了「輝煌」,但總擔心「風光」不再,容易產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嘆;隨著年齡的增長,青春一去不回頭,往往容易哀怨歲月的無情或生髮出紅日偏西的無奈……這種自卑心理是壓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鎖,是一種消極、不良的心境。它消磨人的意志,軟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銳氣鈍化,畏縮不前,從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開始,以自我埋沒自我消沉告終,使人陷入悲觀哀怨的深淵不能自拔。

湖南有一位大學生,畢業后被分配在一個偏遠閉塞的小鎮任教。看著昔日的同窗有的分配到大城市,有的分配到大企業,有的投身商海。繁瑣的現實使他充滿夢想的象牙塔坍塌了,好似從天堂掉進了地獄。他的自卑和不平衡感油然而生,從此不願與同學或朋友見面,不參加公開的社交活動。為了改變自己的現實處境,他寄希望於報考研究生,並將此看作唯一的出路。但是,強烈的自卑與自尊交織的心理讓他無法平靜,在路上或商店偶然遇到一個同學,都會令他好幾天無法安心。他痛苦極了。為了考試,為了將來,他每每捧起書本,都因極度的厭倦而毫無成效。據他自己說:「一看到書就頭疼。一個英語單詞記不住兩分鐘;讀完一篇文章,頭腦仍是一片空白。最後連一些學過的常識也記不住了。我的智力已經不行了,這可惡的環境讓我無法安心,我恨我自己,我恨每一個人。」

幾次失敗以後他停止努力,荒廢了事業,當年的同學再遇到他,他已因過度酗酒而讓人認不出了。他徹底崩潰了。短短的幾年卻成了他一生的終結。

自卑是一種心理暗示,給你這種暗示的,正是你自己。你給自己貼了失敗者的標籤,就註定自己的一生是失敗的!

瑪麗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所以她很自卑,走路都是低著頭。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讚美她戴上蝴蝶結很漂亮,瑪麗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瑪麗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瑪麗,你抬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在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碰撞時弄丟了。

不過,瑪麗知道,以後她再也不需要蝴蝶結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叫瑪麗的小女孩現在已經是HBO的著名主持人了。其實你我的身邊也有很多類似的事,只是他們沒有瑪麗這麼幸運,還是在受著自卑的折磨。

自卑的人往往碰到過一些困難,便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他們可以在關鍵的時刻發出光彩,他們能改變自己的一生,也能影響到別人。

把目光投向空白處

絕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白紙上的缺點,而忽略了黑點旁邊更大的白紙空間。由於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而感到自卑,使得自己生活不如意,人際關係緊張。

有一個女孩事業遭到重大失敗以後,哭著跑回了家。

在父母親的勸解下,女孩仍然無法釋懷,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時父親拿出一張白紙和一支筆,交給女兒,讓她每想到自己一個不足與缺點,就在白紙上畫一個黑點。

女兒拿過筆,不停地在白紙上畫黑點,在她畫完以後,父親拿起白紙,問她看到了什麼,女兒回答:「缺點啊,全都是該死的缺點。」

父親笑著問她還看到什麼,她回答說:「除了黑點,什麼都沒有看到。」

在父親一再追問下,女兒終於回答說,除了黑點外,還看到白紙,於是父親問女兒:「你是否有優勢呢?」女兒想了很久,終於勉強地點了點頭,開始思考自己的優勢,漸漸地語氣緩和了,態度開朗了,終於破涕為笑,鼓足勇氣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

絕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白紙上的缺點,而忽略了黑點旁邊更大的白紙空間。由於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而感到自卑,使得自己生活不如意,人際關係緊張。

在心理學上,自卑是指一種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可以說這是一種性格的缺陷。

其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自身因素評價過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經不起較強的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常產生猜疑心理;行為畏縮、瞻前顧後等。

自卑最親密的朋友就是自暴自棄,而它們兩個則是機會最討厭的一對傢伙。人人都有缺陷,此時我們應該做的不是自卑,而是像下面故事中的那個美國人一樣。

在美國有個人,相貌極丑,街上行人都要掉頭對他多看一眼。他從不修飾,到死都不在乎衣著。窄窄的黑褲子,傘套似的上衣,加上高頂窄邊的大禮帽,彷彿要故意襯托出他那瘦長條的個子,他的走路姿勢難看,雙手晃來盪去。

他是小地方出生的人,儘管後來身居高職,但直到臨終,舉止仍是老樣子,仍然不穿外衣就去開門,不戴手套就去歌劇院,總是講不得體的笑話,往往在公眾場合忽然憂鬱起來,不言不語。無論在法院、講壇、國會、農莊,甚至於他自己家裡,他處處都顯得格格不入。

他不但出身貧賤,而且身世蒙羞,母親是私生子,他一生都對這些缺點非常遺憾。

沒人出身比他更低,但也沒有人比他的職位升得更高。

他後來成為聞名世界的人物,擔任美國總統,這個人就是林肯。

其實,林肯並不是用每一個長處抵每一個短處以求補償,而是憑偉大的睿智與情操,使自己凌駕於自己的一切短處之上,置身於更高的境界。他只在一個方面,就是通過教育,來補償自己的不足。他用拚命自修的方法來克服早期的障礙。他在燭光、燈光和火光前讀書,讀得眼球在眼眶裡越陷越深,眼看知識無涯而自己所知有限,總是感覺沮喪。他填寫國會議員履歷,在教育一項下填的竟然是「有缺點。」

可見,林肯的一生不是沉浸在自卑中,而是對一切他所缺乏方面的全面補償。他不求名利地位,不求婚姻美滿,集中全力以求達到自己心中更高的目標,他渴望把他的獨特思想與崇高人格里的一切優點奉獻出來,從而造福人類。

我們應該學會主動把目光投向巨大的空白,而不是再對著缺點嘆息。

別讓自卑佔據你的心靈

在滾滾紅塵中,生命有如滄海一粟,不要讓自卑佔據你的整個心靈。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近郊的一個富裕的糧食商家庭,但是在阿德勒的記憶中,家境的富裕似乎並沒有給他的童年帶來多少快樂的感覺。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從小駝背,行動不便,這使他在蹦跳活躍的哥哥面前總感到自慚形穢,老覺得自己又小又丑,樣樣不如別人。

5歲那年,一場大病幾乎使他丟掉小命,痊癒以後,他便決心要當一名醫生,在後來的回憶中,他曾說自己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進學校讀書以後,開始他的成績很差,以至老師覺得他明顯不具備從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議及早訓練他做個鞋匠才是明智之舉。

1895年阿德勒於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學位。在從事了一段眼科、內科工作之後,他成了一名精神病學醫生。1902年,他被弗洛伊德邀請加入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成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1907年,阿德勒發表了一篇論述由身體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的論文並獲得了很大的聲譽。1911年,阿德勒率領他的幾個追隨者退出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另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鑒於「精神分析」一詞已為弗洛伊德用了,不久他又把組織名字改為「個體心理學學會」。

1935年,阿德勒定居美國,在長島醫學院任醫科心理學教授。他的觀點通過這個學會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地廣為傳播,並辦有雜誌《美國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的理論有其完備的體系,但其中最著名的概念之一就是「自卑情結」。阿德勒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總結出這個概念,並且提出了與之相關的理論。他認為,自卑感起因於一個人感覺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這會使人心情沮喪,但同時自卑感也能促使人努力克服缺陷。阿德勒把這種努力叫做補償。舉例來說,一個虛弱的孩子經常勤奮地鍛煉身體,使自己變成一個肌肉發達的強壯的人,這就是他在補償自己生理上的缺陷。阿德勒還認為,人們都會為力求自身完美而不斷努力,他把這個稱作追求優越,而補償也是追求優越的別稱。

這個從小矮小丑陋有著缺陷的孩子,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下,戰勝了自卑,追求著優越,一點點成長為心理學史上的巨人。

其實自卑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廣泛存在的,自卑的產生並不一定是壞事,它可能激發我們身上某些隱藏的潛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只要我們的看法發生改變,自卑對於我們的作用也就會相應改變。

農夫家養了三隻小白羊和一隻小黑羊。三隻小白羊因為有雪白的皮毛而驕傲,而對那隻小黑羊不屑一顧:「你自己看看身上像什麼,黑不溜秋的,像鍋底。」「依我看呀,像炭灰。」「像蓋了幾代的舊被褥,臟死了。」

不但小白羊,連農夫也瞧不起小黑羊,常常給它吃最差的草料,時不時還對它抽上幾鞭。小黑羊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也覺得自己比不上那三隻小白羊,常常傷心地獨自流淚。

初春的一天,小白羊和小黑羊一起外出吃草,走得很遠。不料寒流突然襲來,下起了鵝毛大雪,它們躲在灌木叢中相互依偎著……不一會兒,灌木叢和周圍全鋪滿了雪,雪天雪地雪世界。它們打算回家,但雪太厚了,無法行走,只好擠做一團,等待農夫來救它們。

農夫發現四隻羊羔不在羊圈裡,便立刻上山找,但四處一片雪白,哪裡有羊羔的影子。正在這時,農夫突然發現遠處有一個小黑點,便快步跑去。到那裡一看,果然是他那瀕臨死亡的四隻羊羔。

農夫抱起小黑羊,感慨地說:「多虧小黑羊,不然,羊兒可能要凍死在雪地里了!」

在滾滾紅塵中,生命有如滄海一粟,不要讓自卑佔據你的整個心靈。插花很美麗,但沒有花的那部分空間也屬於插花的一部分。拒絕自卑吧,並時常提醒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生活不會也不可能將你遺忘。

戰勝自卑,超越自己

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時,只要努力,只要奮進,就會以想不到的速度超越別人。

小琳曾經和幾個孩子比寫字,拿去讓一個鄰居老太太評,很自信的小琳沒想到老奶奶說她的字寫得最難看,她當時就哭了。從此,小琳開始怕寫字,越怕越寫不好,老師也在班上批評她的字,小琳的自尊防線徹底崩潰,在自愧不如的惶恐中,她的學習成績也開始下降。在小琳弱小的心靈中,老太太代表了權威,她不知道老太太的眼光並不准確,她在過了很久之後才找回了自信。奪去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就這麼簡單,而讓一個孩子產生自卑感也是一樣容易。

馬加爵從一個全村都驕傲的大學生最終成為殺人犯,他自卑,他過分敏感,他感覺所有的人都和他過不去,自卑讓他無地自容,他瘋狂地舉起了兇器,並對準了無辜的同學。太陽的背後其實也隱藏著陰影。自卑的正面是自強,而自卑的負面則是懦弱,是逃避,是嫉妒,甚至是仇恨。

人的心靈都是脆弱的,曾經我們都有過自卑。自卑感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沒有自卑感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僅在人生的某一階段產生自卑感,而有的人的自卑感將貫穿一生。

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時,只要努力,只要奮進,就會以想不到的速度超越別人。

20年前,一個男孩從一個僅有20多萬人口的北方偏遠小城考進了北京的一所知名大學。上學第一天,與男孩鄰桌的一位女同學第一句話就問他:「你家是哪兒的?」而這個問題卻是男孩最為忌諱和敏感的,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裡,出生於小城,就意味著小家子氣、沒見過世面,肯定會被那些來自大城市的同學瞧不起。就因為這個女同學的問話,使男孩整整一個學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學說話,以至於當第一個學期結束的時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學還叫不出他的名字!很長一段時間,自卑的陰影籠罩著男孩的心靈。每次集體照相,他都要下意識地戴上一副大墨鏡,以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

20年前,有個女孩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學里上學。大部分的日子裡,女孩都是在焦慮和自卑中度過的。她疑心同學們會在暗地裡嘲笑自己那肥胖的樣子太難看。女孩不敢穿裙子,不敢上體育課。大學結束的時候,她差點兒畢不了業,並不是因為功課太差,而是因為她不敢參加體育長跑測試!老師說:「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女孩就是不跑。女孩想跟老師解釋,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為恐懼,恐懼自己肥胖的身體跑起步來一定會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可是,女孩連給老師解釋的勇氣也沒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乎乎地跟著老師走。老師回家做飯去了,女孩也跟著。老師只好勉強算她及格,這才把她打發走了。

在一個電視名人訪談節目上,女孩對男孩說:「要是那時候我們是同學,可能是永遠不會說話的兩個人。你會認為,人家是北京城裡的姑娘,怎麼會瞧得起我呢?而我則會想,人家長得那麼帥,怎麼會瞧得上我呢?」男孩,現在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經常對著全國幾億電視觀眾侃侃而談,他主持節目時的從容和自信使人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叫白岩松。女孩,現在也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個完全依靠才氣而絲毫沒有憑藉外貌走上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崗位的。她的名字叫張越。

自卑其實是可以擺脫的,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能走出自卑的陷阱,就能找回自信,明天就一定屬於我們自己。

少一點自貶,多一點自尊

自卑雖然只是一種情緒,但它卻具有極大的破壞力,一旦染上它並主動放棄努力,它就會像指揮木偶一樣操縱著我們,使我們生活在痛苦中。一切盲目的掙扎與哀鳴都不會將它驅除也不會使它感動,它將一步步蠶食我們的健康。

現代醫學證明,70%的病人只要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疾病就會不治而愈。難怪柏拉圖曾經說:「他們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他們想治療身體,卻不想醫治思想。可精神與肉體是一致的,不能分開處置。」事實上,我們的健康更多地由我們的精神和思想決定。

自卑感是阻礙成功的無形的敵人,它使人喪失信心、自我意識過強、不安和恐懼。自卑的心理是促使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常走下坡路並加速自身衰老的催化劑,因此,我們應該摒棄自卑心理。要做到這一點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正視自卑。要充分了解自卑來源於何處,問問自己,如果這些因素立即消失,自己會不會感到幸福,這樣做,有利於消除一些隱藏的模糊的概念。比如有位女孩認為自己臉上有疤痕,工作一直不積極,情緒低落,但當疤痕去除后,她仍然惶惑不安,無法面對接著而來如談戀愛、需努力工作的事實。所以,她真正的自卑是躲藏在傷痕後面,是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對付自卑,正如對付敵人,不能知己知彼,也就不能戰勝它。

關注他人。容易陷入自卑心理狀態中的人,主要是缺乏集體情感。集體或群體的榮辱得失引不起他們的任何情緒變動,只有個人的成功失敗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而現實是不盡如人意的,總有某些方面你是不如別人的,如果總是過分關注自我,期待自己事事都比別人強,那你總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會感到自卑。但當你將目光多投射到別人身上時,你會變得理智、客觀、忘我,為集體的成功而歡笑,為他人的幸福而欣慰,那你的快樂就會成倍增加,你的自信會增強,因為當你具備集體情感時,你會發現集體、他人的成功里也有你的努力。

增強自信。凡事都應有必勝的信心,對自己的充分自信是消除自卑的最好方法,因為自信會使你獲得更多的成功。但在自信心的基礎上,要有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抱負水平」。過低不利激發鬥志,過高易遭受挫折。自卑者應打破過去那種「因為我不行——所以我不去做——反正我不行」的消極思維方式,建立起「因為我不行——所以我要努力——最終我一定會行」的積極思維方式。要正確而理性地認識自己,以堅強的勇氣和毅力面對困難,以自信來清掃自卑的瓦礫。

揚長避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弱勢,要全面正確地評價自己,既不對自己的長處沾沾自喜,也不要盯住自己的短處而顧影自憐。要善於發現和挖掘自己的優勢,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少一點自貶,多一點自尊。如果你真想擺脫自卑心理,不妨用以勤補拙、揚長避短、讀一些名人傳記、停止對自己的貶低等辦法,使自己獲得真正快樂的生活。

人人都有的弱點

每個人或輕或重地都有嫉妒心理,只不過是有些人易表露,有些人善於掩飾而已。

佛經上有一則故事:

在遠古時代,摩伽陀國有一位國王飼養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頭象長得很特殊,全身白皙,毛柔細光滑。後來,國王將這頭象交給一位馴象師照顧。這位馴象師不只照顧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教它。這頭白象十分聰明、善解人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關係。

有一年,這個國家舉行一個大慶典。國王打算騎白象去觀禮,於是馴象師將白象清洗、裝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條白毯子后,才交給國王。

國王就在一些官員的陪同下,騎著白象進城看慶典。由於這頭白象實在太漂亮了,民眾都圍攏過來,一邊讚歎,一邊高喊著:「象王!象王!」這時,騎在象背上的國王,覺得所有的光彩都被這頭白象搶走了,心裡十分生氣、嫉妒。

他很快地繞了一圈后,就不悅地返回王宮。一入王宮,他問馴象師:「這頭白象,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藝?」馴象師問國王:「不知道國王您指的是哪方面?」國王說:「它能不能在懸崖邊展現它的技藝呢?」馴象師說:「應該可以。」國王就說:「好。那明天就讓它在波羅奈國和摩伽陀國相鄰的懸崖上表演。」

隔天,馴象師依約把白象帶到那處懸崖。國王問:「這頭白象能以三隻腳站立在懸崖邊嗎?」馴象師說:「這簡單。」他騎上象背,對白象說:「來,用三隻腳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縮起一隻腳。

國王又問:「它能兩腳懸空,只用兩腳站立嗎?」「可以。」馴象師就叫它縮起兩腳,白象很聽話地照做。國王接著又說:「它能不能三腳懸空,只用一腳站立?」

馴象師一聽,明白國王存心要置白象於死地,就對白象說:「你這次要小心一點,縮起三隻腳,用一隻腳站立。」白象也很謹慎地照做。圍觀的民眾看了,熱烈地為白象鼓掌、喝彩。

國王愈看心裡愈不平衡,就對馴象師說:「它能把後腳也縮起,全身懸空嗎?」

這時,馴象師悄悄地對白象說:「國王存心要你的命,我們在這裡會很危險。你就騰空飛到對面的懸崖吧。」不可思議的是這頭白象竟然真的把後腳懸空飛起來,載著馴象師飛越懸崖,進入波羅奈國。

波羅奈國的人民看到白象飛來,全城都歡呼了起來。國王很高興地問馴象師:「你從哪兒來?為何會騎著白象來到我的國家?」馴象師便將經過一一告訴國王。國王聽完之後,嘆道:「人為何要與一頭象計較、嫉妒呢?」

是嫉妒讓國王失去了人見人愛的白象和優秀的馴象師。

每個人或輕或重地都有嫉妒心理,只不過是有些人易表露,有些人善於掩飾而已。有嫉妒心理並非壞事,如果把此問題處理好了,則是一種催人積極奮進的原動力。如果處理不好,妒火中燒,就會引發不正當競爭,惹出許多是非來。

心理學家的觀察也證明,嫉妒心強烈的人易患心臟病,而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較少的人群,則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的低,只有前者的1/3~1/2。此外,如頭痛、胃病、高血壓等,亦易發生於嫉妒心強的人,並且藥物的治療效果也較差。

嫉妒是人生的毒藥,往往在我們心中留下或大或小的「腫瘤」。我們應該嘗試去丟棄它、置它於腦後,至少我們可以做到縮小它投射在我們心中的陰影。

羨慕與嫉妒

一般說來,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心胸開朗,對先進者由羨慕心情上升為追趕行為;而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心胸狹窄,對先進者由羨慕而轉為嫉妒。

羨慕和嫉妒是兩種容易轉化的情緒。

羨慕首先在自己和他人之間做比較,比較結果使自己發現,至少在某一方面不如他人,而且這不是立即能改變的。弗朗塞斯克·阿爾貝洛尼論述過羨慕者無能為力的痛苦。一旦自己的不足之處被發現,各種念頭和情緒會發展為悲傷、憤怒、好強(競爭意識)。

我們發現,不足點越是對自己顯得重要,羨慕的反應程度越高。

而且只在他人優越性被我們視為有價值時,我們才被羨慕情緒困擾。如果說在中學時,發現自己有些天賦並且對數學充滿激情,那這個人就不太可能對文學有天賦的同學產生羨慕。

而嫉妒指的是對別人在某些方面,例如品德、才華、成就、名聲、相貌等超過自己而產生一種不甘心、怨恨的心理反應。嫉妒是以錯誤的認識為基礎,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與不正當的行為。

嫉妒心的有無和輕重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標誌。一般說來,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心胸開朗,對先進者由羨慕心情上升為追趕行為;而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心胸狹窄,對先進者由羨慕而轉為嫉妒。

一個企業的主管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約在十幾年前,我母親養著幾隻貓。當然,這些貓很受寵愛,每天過著幸福優越的生活。

後來有人送給我母親幾盆月季花,母親每日施肥、澆水,勤加管理,還從書店買來各種有關養花的書籍,一邊閱讀、一邊實踐。很快,花兒不負有心人,竟開出幾朵美麗的鮮花來!

母親很高興,就邀請好友到家裡賞花。當客人們坐定,母親便將一盆她認為最好的鮮花放在一個擺在中間的凳子上,指著花對客人們介紹。

就在此時,發生了一件令在場的全體同仁驚訝不已的事。一隻平時最受寵愛的貓,衝到花盆前,用鋒利的前爪猛打花頭。事情發生得很突然,大家還沒來得及制止貓的攻擊行為,那花已經被打掉了許多花瓣。

大家都被眼前發生的事驚呆了,還沒有反應過來。那貓突然停止進攻,就坐在那已經被打壞了的花盆前,看看大家,又看看那盆花。

此時,我母親明白了其中原因。原來家中每次來客人,母親都是對著客人指著貓誇耀,而此次竟然沒有誇貓,而是誇那盆花。此種舉動可能傷害了貓的自尊心,引起了它的強烈妒忌,因此就發生了上面的那一幕。

以後每次再請人到家裡賞花,母親就先把貓抱在懷裡,先對大家誇幾句貓,然後再說花。如此這般,以後竟再沒有發生過貓攻擊花的事件。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想做別人的想法。畢竟,我們不是完人,不是神仙,在生活中都會有種種的不完美,這樣就會促使我們對自認為那些生活得美好的人產生羨慕的情緒,並生成渴望作為他人的夢想。適度地羨慕是可以理解的,但過度地羨慕往往就會變成嫉妒,這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不要被嫉妒玩弄

莎士比亞說:「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誰做了它的犧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

有人說「嫉妒者無不以害人開始,以害己而告終」。

嫉妒的危害,我國的傳統醫學早就有過論述,《黃帝內經·素問》明確指出:「嫉火中燒,可令人神不守舍,精力耗損,神氣渙失,腎氣閉寒,郁滯凝結,外邪入侵,精血不足,腎衰陽失,疾病滋生。」

的確如此。嫉妒孫臏的龐涓在馬陵之戰中計身亡,貽笑天下;《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因為嫉妒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而被活生生地氣死;《水滸傳》中的白衣秀才王倫容不得一個比自己高明的人才,也死於林沖的刀下。

唐軍是山東師範大學學生,他的成績一向優秀,是學習上的佼佼者。正當他飄飄然的時候,別人已經悄悄地趕上他了。這時,他理應急起直追,可惜他並不覺醒,反而產生了一種越來越強的嫉妒心,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唐軍的腦子裡萌發了一種邪念,決定去「報復」他人,不讓他人有好成績。開始,他只是偷拿別人的書籍,當別人苦苦尋找時,他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後來,他的腦子越來越胡思亂想,竟破壞別人正常學習,縱火焚燒別人的衣物,最終還是被人發現,毀了前途。

一位名人說過:「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心靈上的腫瘤「擴散」到身體,七病八疾的就不請自到了。研究結果表明,嫉妒能造成人體內分泌紊亂,消化腺活動下降,腸胃功能失調,經常腰酸背痛和胃痛腹脹,夜間失眠,血壓升高,脾氣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緒低沉,久而久之,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抑鬱、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身心疾病就和嫉妒者如影相隨了。現代身心醫學研究還揭示,腦和人體免疫系統有密切聯繫,嫉妒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的胸腺、脾、淋巴結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體內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減少,使機體抗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由此可見,嫉妒不僅使精神受到折磨,對身體也是一種摧殘。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在對人才的評價和使用的過程中,也時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擾,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時地、合理地使用。

總之,嫉妒是一種負面情緒,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離縮短時所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多年情緒體驗。它有明顯的敵意甚至會產生攻擊詆毀行為,不但危害他人,給人際關係造成極大的障礙,最終還會摧毀自身。

莎士比亞說:「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誰做了它的犧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當嫉妒從心裡冒出時,別忘了這句忠告。

以微笑置之

面對嫉妒者的中傷,常人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應就是反唇相譏。這樣,你會因為別人的無聊,自己也變得無聊。

相傳,劉伯玉妻斷氏有嫉妒心,當她聽到劉伯玉稱讚曹植在《洛神賦》中所寫洛神的美麗,氣憤地說:「君何得以洛神美而欲輕我?我死,何愁不為水神?」後果真投水自殺。於是後人將她投水的地方稱為「妒婦津」,相傳凡女子渡此津時均不敢盛妝,否則就會風波大作。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顆平靜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懷嫉妒。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有所成就,我們不要心存嫉妒,應該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這是擁有幸福人生的秘訣。

我們每個人都嘗過嫉妒的滋味。當嫉妒只是偶爾出現時,它並不危險;可當它經常成為具有刺激作用的行為動機時,就變得非常危險了。

俄羅斯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副博士穆茲德巴耶夫是嘗試研究嫉妒心理的人之一。他研究了社會中哪些人群經常被人嫉妒,嫉妒心強的都是什麼人,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七個社會群體的1400人接受了問卷調查,包括工人、國家經濟部門和私有經濟部門的職員、機關領導、大學生、失業者和退休人員。被問的問題是:你是否對同齡人的成就或鄰居中大獎感到嫉妒?

調查結果顯示,嫉妒心最強的是大學生。他們剛剛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位置,尚未取得成功,他人的成功令他們懊喪,感到自身價值不足。他人的一帆風順與成就對失業、退休人員和工人的刺激稍遜,但仍很明顯,他們的嫉妒心來自物質上的困苦和在社會上遭到的冷遇。最成功、最有社會保障、因而很少嫉妒的人是公務員。嫉妒心有三個高峰年齡段。18歲~24歲的年輕人嫉妒已取得成功的人士。另外兩個年齡段分別是30歲~34歲事業輝煌期和55歲~59歲事業尾聲期,這兩個時期的人容易將自己與競爭對手的成就做比較。研究也表明嫉妒心基本上不取決於性別。

嫉妒心強的人多半是不成功的人,他們往往不能適應經濟改革時期的生活。此外,他們把周圍人想得很糟,認為別人都懷有敵意、厚顏無恥、自私自利、報復心強,對他人百般挑剔。他們喜歡造謠中傷,散布流言。在他們看來,逃稅、坐公交車不買票、行賄受賄這些行為是完全合理的,交際中的攻擊舉動(如鬥毆、報復),體罰孩子,以及性行為不慎重等都是可以接受的。

學者還調查了嫉妒產生的原因。超過1/3的人認為,這是人的天性使然,18%的人歸咎於教育,22%的人認為是沉重的生活負擔使然,只有一小部分人認為,這與教育和整體文化水平有關。總之,在多數人的觀念中,嫉妒是由一些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情況引起的。

面對嫉妒者的中傷,常人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應就是反唇相譏。這樣,你會因為別人的無聊,自己也變得無聊。甚至有可能陷入一場曠日持久,使心智疲憊又毫無意義的糾葛中。拜倫說過:「愛我的我報以嘆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他的這「一笑」,真是洒脫極了。對嫉妒者的中傷,最妙的回答是——讓心靈安詳地微笑。

嫉妒是一種卑下的情感,嫉妒會使人失去理智,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而對於嫉妒者的中傷,最妙的回擊是置之一笑。

嫉妒是最大的敵人

真正的寬容,應該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

19世紀初,肖邦從波蘭流亡到巴黎。當時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已蜚聲樂壇,而肖邦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但李斯特對肖邦的才華卻深為讚賞。怎樣才能使肖邦在觀眾面前贏得聲譽呢?李斯特想了個妙法:那時候在鋼琴演奏時,往往要把劇場的燈熄滅,一片黑暗,以便使觀眾能夠聚精會神地聽演奏。李斯特坐在鋼琴面前,當燈一滅,就悄悄地讓肖邦過來代替自己演奏。觀眾被美妙的演奏征服了。演奏完畢,燈亮了。人們既為出現了這位鋼琴演奏的新星而高興,又對李斯特推薦新秀深表欽佩。

在日常生活中,當沒有緣分的「對手」出於內心的醜惡,在你背後說壞話做錯事時,此時你想伺機報復,還是寬容?當你親密無間的朋友,無意或有意做了令你傷心的事情,此時你想從此分手,還是寬容?冷靜地想想,還是寬容為上。這樣於人於己都有好處。

心理學家指出,適度的寬容,對於改善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它可以有效防止事態擴大而加劇矛盾,避免產生嚴重後果。大量事實證明,不會寬容別人,亦會殃及自身。過於苛求別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處於緊張的心理狀態之中。由於內心的矛盾衝突或情緒危機難於解脫,極易導致機體內分泌功能失調,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功能紊亂等等,並可伴有頭昏腦漲、失眠多夢、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煩意亂等癥候。緊張心理的刺激會影響內分泌功能,而內分泌功能的改變又會反過來增加人的緊張心理,形成惡性循環,貽害身心健康。有的過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釀成禍端,造成嚴重後果。而一旦寬恕別人之後,心理上便會經過一次巨大的轉變和凈化過程,使人際關係出現新的轉機,諸多憂慮煩悶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三國時,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稱之為「如魚得水」,而關張兄弟卻不以為然。在曹兵突然來犯時,兄弟倆便「魚」呀「水」呀地對諸葛亮冷嘲熱諷,諸葛亮胸懷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們。結果新野一戰大獲全勝,使關張兄弟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果諸葛亮當初跟他們一般見識,爭論糾纏,勢必造成將帥不和,人心分離,哪能有新野一戰和以後更多的勝利呢?

唐朝諫議大夫魏徵,常常犯顏苦諫,屢逆龍鱗,可唐太宗以寬容為懷,把魏徵看作是照見自己得失的「鏡子」,終於開創了史稱「貞觀主治」的太平盛世。

如果一語齟齬,便遭打擊;一事唐突,便種下禍根;一個壞印象,便一輩子倒霉,這就說不上寬容,就會被百姓稱為「母雞胸懷」。真正的寬容,應該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對才能超過者,不存嫉妒,唯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熱心舉賢,甘做人梯,這種精神將為世人稱道。

寬容的過程也是「互補」的過程。別人有此過失,若能予以正視,並以適當的方法給予批評和幫助,便可避免大錯。自己有了過失,亦不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同樣也應該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重新揚起工作和生活的風帆。

向嫉妒說再見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

克服嫉妒心理,首先必須正確認識自己,既看到自己的短處,也看到自己的長處,就不會有處處不如人的想法。當看到自己的不足時,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應加倍努力,奮起直追。尤其要克服亂攀比的心態,要善於學習,勇於超越,久而久之,嫉妒心理就會消失。

當今社會是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微妙。可以說只要是身心健康的人或輕或重地都有嫉妒心理,只不過是有些人易表露,有些人善於掩飾而已。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業,千萬要警惕,切莫被列入嫉妒者的行列。那麼,應該怎樣克服嫉妒心理呢?

正視嫉妒。嫉妒心的產生往往是由於誤解所引起的,即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誤以為是對自己的否定,對自己是威脅,損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實,這隻不過是一種主觀臆想。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別人的幫助,榮譽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們給予他讚美、榮譽,並沒有損害自己。如果自己的態度是端正的,卻依然是遭嫉妒,在這種情況下,最要緊的是不怕。嫉妒這東西,也是欺軟怕硬,你越怕,越是憂心忡忡的不敢前進,它便越凶。因為怕不但不會感動嫉妒者,反而會給人家提供把柄。當你對嫉妒者置之不理,挺胸闊步走上去時,嫉妒者的氣焰反而會熄滅。魯迅曾講:對待嫉妒者,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開闊心胸。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是不會嫉妒別人的。要使自己有一個比較開闊的心胸,必須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己從經常產生嫉妒的心理中解脫出來。要多向身邊那些性情開朗、心胸開闊的人學習,要不斷地在心裡告誡自己,不能學小心眼。同時要在生活實際中不斷對自己的心胸做測驗。有一個人自知他經常出現嫉妒心理,便向一個性情開朗的朋友多次求教有什麼方法可以克服嫉妒,那個朋友說,辦法十分簡單,只要你不去計較,便立即見效。這個人一想,的確是那麼回事,後來,他凡是碰上對別人心生不滿的時候,便想朋友的話,便覺得自己不會嫉妒別人了。

見賢思齊。當別人幸運的時候,或在地位上超越了自己的時候,你可能會意識到自己的不幸,為自己達不到而怨恨別人,感到憤憤不平,甚至放野火。在這種情況下,應嚴格要求自己,勇敢地正視自己的缺點,把別人的成績作為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變見強思嫉為見強思齊。從某種意義上講,嫉妒是推動競爭的一種原動力。當看到他人在能力、成績或其他方面處於優勢地位的時候,應下定決心趕超,採取奮起直追的態度。

有兩個年輕人,大學畢業的時候,都是學校的高材生,但到了工作崗位,其中一個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做出了比較顯著的成績,另一個便在心裡生出一種說不上來的味道,於是在別人讚揚老同學的時候,有意無意地說一些對方這也不行、那也不好的話。有一回,他在說老同學不是的時候,一個長者嚴肅地對他說:「年輕人,要努力趕上人家才對,怎麼能嫉妒人家呢?你和他一樣,都是年輕人,他能做到的,你為什麼不能超過他呢?」長者的話,如醍醐灌頂。於是,年輕人發奮了,他從心裡鼓足了勁,決心要趕上並超過他的老同學。經過一段努力,他也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正確比較。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較多地產生於周圍熟悉的年齡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只有採取正確的比較方法,將人之長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比的方法對了,煩惱情緒就會少了。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慣別人比自己強。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斷地學習、探索,使自己的知識、技能、身心素質不斷得到提高,就可以減少嫉妒的誘因。將自己的閑暇時間填滿了,自然也就減少了「無事生非」的機會,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心理學認為,嫉妒是一種不服、不悅、自慚與怨恨交織的複合情緒,它埋在心裡折磨自身,表現出來貽害他人。除了注意自身修養外,還應學會自控情緒。可多讀一些情操高尚的書籍,多聽格調清新的音樂,培養開闊的胸懷。遇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自重自愛,與人為善。這樣,就可抵禦嫉妒的入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智勝未來書系(套裝四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智勝未來書系(套裝四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人性密碼》(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