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區別對待
一等東寧公,這個看似虛頭巴腦的爵位意義重大非同凡響。
東寧,即遼陽的古名,同時也是大金國的故都。
封張寧為東寧公,其實就是希望他能夠平定大金國,而東寧二字又蘊含著東方安寧的意思,朝廷的用意已不言自明了。
徹底解決兩遼問題之後,許他鎮守遼東,雖然沒有藩鎮之名也有藩鎮之實了。
這樣的封賞不可謂不厚,蘊含著莫大的信賴和期許之意。
同時,這個爵位也給宣慰軍上下產生了莫大的鼓舞。
只要平定了金國殘餘勢力,就可以鎮守一方,再和蒙古各部連成一片,相當於北方邊疆的一多半,這種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宣慰軍上上下下士氣高漲,一個個摩拳擦掌,大有一舉平定遼東的氣勢,但張寧卻一點都不著急,顯得有些慢條斯理,在從容不迫做出軍事部署的同時,先派人給遼陽的多爾袞送去了一封書信。
這封書信的言辭極是客套,說的非常委婉:
「致叛將多爾袞書。」
「……爾率部叛亂經年,今國朝天兵已至,爾已成籠中之雀……念及上天好生之德,思國朝寬宏之意,本不欲見之刀兵,以免塗炭生靈之苦……爾當懷知恩之心體國朝寬仁之意,儘早歸降,可許爾富貴不減,可許爾全命之恩……若爾執迷不悟,大軍到處片瓦無存,屆時刀斧相加悔之晚矣……」
雖然言辭用語都很客套,但書信中的意思卻殺氣騰騰,分明就是在說:「皇太極已經歸降了,多爾袞你小子趕緊來投降來吧,要是投降的晚了,我宣慰軍殺過去之後,你一定不會有好下場。」
這封書信看似是在勸降,其實分明就是在挑戰。
在書信當中,張寧已經不承認大金國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雖然一直都沒有承認過),反而將多爾袞等人看做是大明朝的內部叛亂,滿滿的都是軍事威脅。
「張寧無禮!」看罷了書信的多爾袞勃然大怒,順手將書信撕扯成為碎片,狠狠的甩在信使的臉上,怒氣沖沖的說道:「若不是還要你回信給張寧,即刻將你砍了。你回去之後告訴張寧,多說無益,讓他放馬過來!」
多爾袞敢於發出這樣的叫囂,自然是有本錢的。
雖說遼西已失皇太極已經歸降了大明朝,但是破船還有三千釘呢,又何況本就起家於遼東的大金國?
雖然失去遼東之後的大金國元氣大傷,而且多爾袞又和盛京方面的豪格、代善等人徹底決裂,但他還在事實上佔據著太子河以南的廣大區域。
太子河以南,不僅有遼陽故都,更是大金國的核心地帶,擁有大量人口很最繁華的諸多城市,更有沿遼陽、鞍山、海州、蓋州一線的漫長防線(其實這是大明朝的遺產),宣慰軍再怎麼厲害,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打過來的。
關寧軍也算是大明朝的勁旅了,卻在這條防線上碰的頭破血流,被多爾袞打的狼狽不堪。直接退回去的話,不僅損兵折將徒勞無功,搶功不成還會淪為笑柄。若是繼續攻打卻沒有相應的實力和把握,也就只能不尷不尬的繼續在這條線上和多爾袞對峙著而已。
這個時候的多爾袞,確實不怎麼擔憂,至少從遼東的整體局面來看,大金國依舊有一戰之力。
尤其是在遼陽方面,除了多爾袞的本部人馬之外,還有遼陽本地的精銳駐軍,光是戰兵就有一萬大幾千的樣子。要是連輔兵和奴兵都算上的話,多爾袞能夠動員起四萬多差不多五萬的總兵力。
這麼龐大的兵力,雖然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戰鬥低下的各地駐軍和輔兵,依舊不可小覷,至少還有一戰之力。
在這種情況之下,多爾袞是不可能投降的。
因為他的本錢還算雄厚,而且還有很廣闊的戰略縱深,和困守孤城的皇太極比起來,局面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至少他還有反攻的實力。
皇太極投降了明朝,對於大金國而言,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但是對於多爾袞本人而言,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年輕的多爾袞素來野心勃勃,恰逢皇太極投降,剛好可以大作文章:鐵一般的事實足以證明,皇太極所做的那些事情根本就是給大金國埋下了禍根,他被俘投降只能證明他本人不配做大金國的最高首腦,而盛京的豪格和代善又是就見風使舵的勢力小人,為了自己的私利竟然更公開分裂了大金國,只有多爾袞依舊抱定了抵抗到底的決心,這已經可以證明他多爾袞就是大金國的中流砥柱了。
於危難之際奮起,振臂一呼萬眾相隨,這就是多爾袞的盤算。
只要擊敗了明軍,在最危險的時候守住故都遼陽,守住愛新覺羅家的根本之地,全天下的女真人就會對他另眼相看,就會把他多爾袞當做是救世主。到時候就可以趁勢打擊盛京的豪格和老奸巨猾的代善,取皇太極而代之也不過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事實上,多爾袞確實是這麼乾的。
首先,他頂住了數量龐大的關寧軍的反覆攻擊,將廣寧軍驅趕到遼陽、海州一線以西,讓強大的廣寧軍無法攻擊大金國的根本之地,這就是一份很大的功勞,可以爭取到很高的聲望,甚至完全可以憑此強陽盛京一頭。
只要再擊敗宣慰軍,甚至不需要徹底擊敗,僅僅只要把宣慰軍抵擋在戰線以西,就足夠了。
到時候所有的女真人都會承認他的功勞和地位,盛京方面也只能被迫表示服從。
為了完成這個戰略,多爾袞煞費苦心,不停的調兵遣將,把家底都掏空了,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時間搶先完成戰略部署,建立起一條漫長而又堅固的防線。
為了防止出現鰲拜式的慘敗,多爾袞充分吸取教訓,在防線之後堆砌了一層又一層,極大的加強了縱深,就算是宣慰軍可以憑藉火力優勢突破某一個節點,也一定會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這種層層設防步步為營的戰略本身沒有任何問題,顯得沉穩而又厚重,對於這條戰線,多爾袞充滿信心。
可惜的是,張寧根本就沒有打算象廣寧軍那樣強攻。
除了象徵性的派遣盧象升帶領一部分人馬深入遼河河套,抵近蛤蟆河做出一副虎視眈眈的樣子之外,其實宣慰軍的主力連動都沒有動過一下,依舊蜷縮在遼西,並沒有大規模的調動跡象。
宣慰軍按兵不動,反而引起了盛京方面的極大警覺。
張寧不打算和多爾袞硬碰硬,是不是在玩兒什麼花招?是不是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也許,他在針對遼陽方向只不過是虛晃一槍,其真實目的很可能就是盛京。
掏心戰術!
直接攻打盛京,不僅可以造成很大的政治影響,若是能夠取勝的話,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會造成滅亡大金國的既成事實。
老奸巨猾的代善唯恐張寧玩兒這一手,做出了和多爾袞一樣的舉動:在主動退出遼河河套的同時,拚命的調兵遣將,儘可能的收縮兵力,沿著遼河東岸一線排兵布陣,擺出的就是一副嚴防死守的架勢。
在一個多月之後,代善和豪格等人根本就沒有等到鋪天蓋地的明軍,反而等到了張寧派出的「使團」。
所謂的「使團」,其實只有十幾個人,其中就有早已經歸順明軍的蘇克薩哈,而為首之人依舊是曾經和皇太極談判過的楚丁卯。
「鄙人大明宣慰軍特派使楚丁卯,謹代表宣慰大人向大貝勒致意。」
面對彬彬有禮的楚丁卯,代善也放下了身段兒:「嗯,我也向你們的張宣慰致意。」
剛剛到達盛京的第一天,楚丁卯就毫不掩飾的說明了自己的來意:「眼下的形勢,想必大貝勒已經看的很清楚了。我宣慰軍勢若雷霆,區區遼河,彈指之間即可東渡……」
既然這楚丁卯是代表宣慰軍而來,說幾句給宣慰軍漲臉面的話也早就在代善的預料之中,他並沒有象多爾袞那樣一跳三尺高的直接把對方的使者趕走,而是笑眯眯的等著對方把話說完。
「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有寬宏之恩,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家宣慰大人實不願與諸位刀兵相向。」
「只要大貝勒幡然悔悟,願意重新歸順國朝,可仿懷順公前例,朝廷可以不計前嫌恩寵有加……」
現如今的局面想必你代善已經看的很清楚了,我們宣慰軍之所以沒有急於出兵攻打你們,是因為宣慰大人張寧是個仁慈之人,不想把局面弄成不可收拾的樣子。只要你們投降,朝廷就可以既往不咎,不清算你們以前的罪行,你們還能享受到懷順公也就是皇太極那樣的待遇。
代善素來老謀深算,不可能被楚丁卯這麼幾句冠冕堂皇的話語就給「忽悠」了,他的臉上始終掛著得體的微笑,用不失禮貌的語氣說道:「這位楚貴人,你該不會以為幾句大話就能勝過千萬雄兵吧?我承認現在的局勢你們宣慰軍確實有些優勢,但要我們大金國投降,恐怕還不夠吧?」
「我就直接和你說了吧,要我們投降也不是不行,但得拿出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我這裡已經想好了幾個章程,你且仔細聽一聽。」
「第一,宣慰軍……哦,不,所有明軍退出遼河河套,不許越過大小黑山和平山一線。」
「第二,讓您們的朝廷頒旨明告天下,允我大金國世鎮遼東。」
「只要做到了這兩點,我大金國就可以仿朝鮮舊例,為你們明朝朝廷屏藩這遼東之地,而且每年都會遵循舊例稱臣納貢……你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