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1)

1.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1)

「china」這一名稱的來源,有許多種說法,中國使用「china」這個英文名稱始於1912年的民國時代。***

在古印度,約前10世紀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已出現的「cina」一詞;在前4世紀的古印度喬胝厘耶的《政事論》中,也曾提到過「cina」;前5到4世紀的波斯讚美弗爾瓦丁神的詩中也曾出現過「cina」;《舊約全書》中也有關於「sinoa」的記述。近代諸多國家幾乎都用與上述近音的詞為中國命名。譯音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契丹」等。說法有許多,但到1912年後都統一稱呼為china了。

古代西方,對中國的了解,很長時間裡,就像中國對西方的了解一樣,都是非常模糊的。在有文字記載的早期歷史中,西方對中國的稱呼都與絲綢有關,而與陶瓷,茶等無關。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甚至還不知道中國的存在。當時他們知道在很遠的東方,有一個生產「絲綢」的國家,當時被稱為「塞里斯國」(seres)。亞歷山大大帝到達阿富汗后,面對向東而去的重重雪山,失去了勇氣,掉頭南下,前往印度。

1世紀中葉,一本用希臘文寫成的《厄利垂亞海航行記》提到了「支那」這個名字。在這本書里,專門提到了「支那人」(thinae),並且明確說到,絲綢就是從這裡來的。所謂「厄利垂亞海」大致是指今天的印度洋。這本書中所介紹的「支那」與西方以前的介紹不同,它是第一次記述從海路到達「支那」,而以前的介紹都是從陸地前往「塞里斯國」。

2世紀,西方世界「地心說」的創始人托勒密,繪製了一份世界地圖。在這份地圖上,就有「支那」,寫為「sina」或「thina」。自此以後,西方長期以來都認為有兩個「中國」,一個是陸地可以到達的「塞里斯國」,另一個是海路才能到達的「支那」,雖然這兩個地方都出產絲綢,但是,在當時西方的地理觀念里,無法想象這兩個地方都在同一塊歐亞大陸上。元朝的時候,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他也認為自己到達的是「支那」,而非「塞里斯國」。這個誤會一直到利瑪竇來中國以後才消除。

在俄語中,整個中國均被稱為「契丹」。俄語中中國的音是「kitay」。俄羅斯人不知東方有大宋,只知東方有契丹,九世紀的契丹所建大遼王朝比大宋早出現44年,俄羅斯人對中國的這一稱謂沿用至今。「中國」在俄語中還有另外一個稱呼,直譯過來叫做「天下」。如果說前一個稱呼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中性詞,那麼俄羅斯人在使用「天下」一詞稱呼中國時,還包含著尊重與稱讚之。

在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從字形上可以看出,一個邦國是以都城為中心而與四域的農村結合在一起的,它是以都城的存在為標誌的。「中國」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國」一詞出現后,僅在古代中國就衍生出多種含義,如王國都城及京畿地區、中原地區、國內或內地、諸夏族居地乃至華夏國家等。「中國」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始於「中華民國」,是它的簡稱,英文為china;現在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最接近「中國」一詞本來意義的是「王國都城及京畿地區」,那裡是王權國家的權力中心之所在,其地理位置居中,有地利之便,因此又稱為「國中」、「土中」或「中原」。從這個意義講,「中國」一詞的出現與東亞大陸最早的王權國家(或王朝)的形成是同步的。

在商代甲骨卜辭中,並沒有「中國」一詞。目前人們所知的「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前11世紀西周早期周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或(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在上古文獻《尚書·梓材》中也有:「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自此,「中國」一詞被人們普遍使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