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2)

2.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2)

這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在中國中心主義的天下觀中,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而把東方居住的民族稱為夷,北方民族為狄,西方民族稱為戎,南方民族稱為蠻。西戎和東夷、北狄、南蠻合稱四夷,泛指除華夏族以外的民族。這一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經歷了商、周時代幾個世紀。

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都城為「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封地。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自戰國時期以來約兩千年間,「中國」在地理上主要指黃河中下游地區。隨著華夏文明的擴張,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區的不斷融合,中國涵蓋的地域和文化內涵越來越大。漢朝以後,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國自居。「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如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曾自稱中國,並一度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到了清朝,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其著作《大義覺迷錄》中稱:「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至清朝後期,「中國」一詞已經有著超過三千年的使用歷史,一直只是作為一種泛指的辭彙來使用。清廷與西方國家交流時,雖然往往按照傳統的觀點以世界中心自居而使用「中國」這個名稱來稱呼自己,但在多數官方正式文書上還是把「大清」作為國號,與「中國」混合使用。

據分子人類學研究,現代黃種人主要由兩批族群融合而成。較早進入亞洲的族群y染色體攜帶c和d標記,粒線體攜帶m標記,通常被稱為老亞洲人。較晚進入亞洲的族群y染色體攜帶no標記,粒線體攜帶n標記,通常被稱為新亞洲人。老亞洲人和新亞洲人都是從東南亞進入,隨後擴散至整個東亞、北亞及美洲。由於新亞洲人掌握較先進的工具和技術,所以在亞洲大部分地區擊敗並替代了老亞洲人。新亞洲人沒有典型的蒙古特徵,例如蒙古褶、單眼皮、細眼裂、斜眼、高顴骨、上面部寬闊扁平、粗直較硬的頭、較厚的脂肪層。老亞洲人與非洲南部y染色體攜帶a和b標記的原住民例如科伊桑人的親緣關係很接近,都有一些相似的特徵,例如蒙古褶、單眼皮、高顴骨。

據中國歷史學家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在中國上古時代,炎黃族屬集團黃族屬集團,最早祥於西北的渭水流域。《國語·晉語四》提到「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在渭水上游姜水(現陝西岐山東南)的清姜堡有神農(實即炎帝)廟。姬水在哪裡不詳,但渭水支流北浴水中部(現稱黃陵縣)有黃帝陵。北宋以前的史書均謂黃陵在漢陽周——現陝西子長縣。炎帝氏族以姜水為祥地,渭水下游有邵為姜嫄的居地,因而可以推定炎帝氏族以渭水流域為最早活動中心。黃帝氏族以姬水為祥地,黃陵在北洛水流域。

《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記載的五帝為黃帝、顓頊、嚳、堯、舜,黃帝為五帝之,絕大多數古代文獻記載黃帝部落起源於渭水流域,姜嫄是炎帝的後代有邰氏的女兒,後來成為黃帝的曾孫帝嚳的元妃,姜嫄踩「巨人」足跡而生下后稷(又名棄),后稷帶著人務農,成為中國農耕始祖,也是周人的始祖。即姜嫄是所有炎黃子孫的老祖母。其後人使中國有了農耕文明。

《史記·五帝本紀》提到黃帝「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即黃帝部族原是遷徙為生的西北游牧族群,「涿鹿之戰」后,由華北平原北部南下,問鼎中原,奠定了華夏民族的基礎,之後進入農耕文明階段。中國歷史學家范文瀾也認為:黃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過著往來不定遷徙無常的游牧生活。而「炎帝姓羌,羌本西方種族,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史記·三皇本紀》中「炎帝黃帝皆少典之子……」,因此,黃帝族與炎帝族同屬游牧族群。

范文瀾也在《中國通史》提到「軒轅黃帝誕生於甘肅。」而西北一帶不僅是傳說中伏羲的祥地,也是周人、秦人的祥地。《莊子》中也提到:「崑崙之虛,黃帝之所休。」《山海經》稱:「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五帝本紀》也稱黃帝「至於空桐」(現甘肅一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