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5)

5.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5)

進入到戰國時代,秦滅楚國后,「荊楚」大量向西南遷逃,川湘鄂的諸蠻,遂相率避入深山窮谷之中。***到了漢朝及三國時期,苗蠻再度向西南遷徙,大部進入貴州、四川、廣西和雲南。元明清時期,由於兵禍及天災等原因,許多苗蠻部族又由雲南、廣西徙入越南,寮國和泰國。

巴蜀和其他西南夷是古代散佈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古老部落。根據考古掘和神話傳說,其起源和文化並不比華夏諸族晚或落後。相傳,上古時,古羌族人由古青藏高原南下,進入了岷山地區和成都平原。後人將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稱為蜀山氏。後來,蜀山氏的女子嫁給黃帝為妃,生下兒子蠶叢,蠶叢在四川平原建立了古蜀國,代代相傳,經立了一個又一個的朝代。從文物判斷:三星堆文明遺址就是傳說中的古蜀王國。西蜀三星堆文明與古代印度以及古埃及等兩河流域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

百濮,最早主要分佈在長江中游地區的江漢流域。因分佈地域廣闊,長期處於分散的部落狀態,所以有百濮的稱號。春秋時期,江漢平原一帶的濮人受楚國擴張,擠壓,溯長江而上,進入西南雲貴高原。

百越,最早分佈於長江以南的地區,所佔地區很廣,族屬眾多。散居在長江下游地區及東南沿海地區,最遠已經開始進入嶺南及雲貴高原邊緣的河谷地帶。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下游(現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的越人建立了越國。前334年,越國被楚國滅亡后,大量越人開始向南遷徙,與南部其他越人混合,大量湧入西南雲貴高原;后濮人與越人最終融為一體,形成龐大的濮越族群。

東夷作為一個名詞來自於周朝,東為方位詞,周人將華夏居住區域以東的部落稱為東夷,事實上這些部落只有一個部落自稱為「夷」。東夷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服飾、習俗等。東夷活動區域在現山東、安徽、江蘇北部一帶。萊夷在齊的東面,淮夷分佈在淮河中下游。這些夷族,大多數都有以鳥為其祖先的傳說。

東夷與商朝時常兵戎相見,商朝對東夷的征伐時間延續較長,規模也較大,遠涉淮河流域。據《呂氏春秋·古樂篇》及《後漢書·東夷傳》,商朝末年,東夷與商人展開了大規模的戰爭。「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商人服象,為虐東夷」,即商朝使用戰象攻打東夷。正是在與東夷人的戰爭中,商朝實力受到極大的削弱,主要軍事力量都被牽制在東方戰場上,周人從西面乘虛而入,動突然襲擊,攻佔了商人的都。《史記·周本紀》記載周人伐商之役動員的軍事力量總計有「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逸周書·世俘解》記載周人伐商之役消滅俘虜敵人達48萬多人,是其出動部隊總人數的近10倍。因此,周人對商人的進攻是一次偷襲,而不是正面作戰。因此,歷史書中提到:「紂克東夷而殞其身」。周朝建立后,周成王即位第二年,商紂王兒子武庚起兵叛亂,夷人也起來反周。周成王命伯禽領兵東征,平定絕大多數東夷人的部族,打敗徐夷和奄夷,放逐奄夷君主到蒲姑(現江蘇睢寧北),趕徐夷到海濱(現江蘇淮陰漣水一帶)。成王封伯禽在奄夷故址曲阜建立魯國,把徐夷鄒山一帶土地分給魯國管轄,並叫魯國監視夷人的活動。

周王朝早期政治比較穩定,國力強盛。但到了周昭王和周穆王時,西周王朝大肆擴張,昭王南征,淹死在漢水,全軍覆沒;穆王西征,國庫空虛,矛盾激化。

周穆王是可信的歷史人物,上古史籍中均有他的記載。西周天子周穆王喜歡巡遊四方,國政無人管理,朝野上下皆有煩。西晉太康二年,有一個人盜古墓,無意之中從古墓里挖出一批竹簡,這批竹簡記載了西周穆王西行一事,後來的學者將此書定名為《穆天子傳》。據當時考證,被掘的古墓是戰國時期魏惠成王之子襄王的陵墓,西晉大學者整理並註釋了這部書。

周穆王的駕車大夫叫造父。造父善於養馬駕車。他從桃林(陝西省華山一帶)選了八匹名馬,獻給周穆王。穆王就用這八匹馬拉著一輛華麗的車,讓造父趕著,周遊天下。《穆天子傳》里提到,周穆王在西行途中,曾經到過西王母居住的古崑崙,參觀過黃帝留下的遺迹,並派兵士看守保護。西王母在瑤池設宴,兩人飲酒唱歌,穆王樂而忘返。昆崙山位置在中原的西北方,具體地址沒有確定,一說在青海,一說在新疆;還有一說在內蒙古河套地區以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三十七章.天下戰爭,華夷五方(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