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四十章.邊界,華夏文明版圖(2)

17.第四十章.邊界,華夏文明版圖(2)

德國人文地理學家拉采爾提到,人類文化的展重心,都在溫帶或溫帶的邊緣上。溫帶是人類活動適宜的區域,也是可住的區域。從中國人口數量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早在2年,中國漢朝的人口就已經是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雖然經過無數次的起落,但基本保持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比例上。正是農業區域的本質決定了中國人口的眾多。說明中國的地理環境,有十分優越性的一面。

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革》一書中提到,「歐洲和西亞的天氣主要受大西洋的制約,在較冷的月份里雨量充沛。北歐日照量相對較少,而地中海地區和西亞的降雨量相對較少。結果歐洲和西亞的土地絕大部分耕作不夠精細,通常每年只種一熟作物。東亞的氣候與印度差不多,主要受亞洲大陸制約,……在夏季況正好相反,中亞上空氣流變暖而上升,濕潤的海洋氣流侵入,給大陸邊緣地區帶來大量的雨水。因為這些季風的影響,東亞大部分地方和印度許多地方在最適合作物生長的月份里降雨充沛,這些地區比歐洲南部在緯度上要向南得多。因為通常水量供給充足,加之日照充裕,所以能夠精耕細作,許多地方一年收兩熟作物。」

文明的啟動,是靠食物做支撐的。衣食足而後知禮儀,禮儀就是文明存在的說明。因而古人類主要食物是什麼、什麼地方最宜於生產此種食物,這對文明的生至為重要。中國從一開始起,就能供養很可觀的人口,因為土壤和氣候結合得很好。每年天氣暖和的幾個月里,季風雨降臨,使農作物能一年兩熟;這種況與中東和歐洲的迥然不同。同時,中國水稻的畝產量比歐亞大部分地區種植的小麥或大麥的畝產量高得多。因此,2世紀的人口調查結果是,中國漢朝擁有人口5950萬——比羅馬帝國在其疆界達到最大範圍時的人口還要多。16世紀初葉,葡萄牙人次到達中國時,中國的人口為一億多,超過整個歐洲的人口。到19世紀中葉時,中國人口已激增到4億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從美洲引進了諸如花生、玉米和甘薯之類的糧食作物。1953年的人口調查披露,中國大陸的人口為58300萬;以後,中國的人口一直以每年增長1300萬至2000萬的速度上升。

中國的人口龐大無比,也有助於文明的連續性。使中國人能夠不管事態展如何,始終保持自己的特點。由於人數和文化上的優勢,他們總能同化或者驅逐入侵者。中國從沒有像歐洲在遭到日耳曼人入侵時,或者像中東和印度在遭到穆斯林入侵時那樣,被迫接受來自外界的大規模變革。

黃河流域之所以成為最初的中國文明的中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那裡是游牧民族最易進入的地區。一道道山脈和河流擋住了橫越歐亞大陸中部大草原的游牧部落南下的去路,使他們折向華北。西方歷史學家公認的看法是:商朝人自西而來,興起於西北大草原,他們通過間接的途徑掌握了中東一帶冶鑄青銅和製造戰車的技術(青銅文明),然後利用這些技術帶來的軍事優勢,侵入華北,征服了當地。

據中國2000年出台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成果,中華文明歷史久遠,然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信史」,卻開始於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因此在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歷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例如,中國夏朝目前為止沒有同時期的任何文字記載,因此夏朝為史前史。

前841年,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共和元年」,也是中國信史的埠年份,這時在位的周天子周厲王剛愎自用,行事暴虐,對敢其不是的國人實行高壓手段,《國語·周語上》記載:「國人莫敢,道路以目。」最終釀成「國人暴動」,導致厲王逃出王宮「出奔於彘」,由召公與周公二相行政,史稱「共和行政」。「共和」這一新概念,即是指不要國王了,有多位賢臣共同來執政,求得一種和諧與和平。從這一年開始,中國歷史才有了確切的年份記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7.第四十章.邊界,華夏文明版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