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三伏
夜。
夜涼如冰。
心。
心寒似刀。
兩萬人的山谷中,鴉雀無聲。連夏蟲都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氣氛,停止嘰嘰的夜鳴,或者惴惴不安地逃之夭夭。
只有烈烈的火把,間中爆出的一兩聲樹枝的炸響,為死寂的夜色忽添幾分焦燥。
或遠或近的目光,都望著那頂大帳中川流不息、進進出出的人流,以及帳壁上時不時映出的幾個高大身影。每一個人眼中都充滿了疲憊、迷茫和凄涼,每個人都想知道,他們偉大的故國川王,將把他們領向哪裡?是屈辱地逃回祖國,蒙上一生之羞,還是又一次展現他的智勇,力挽狂瀾,與新羅再決雌雄?但,即便再戰,高句麗遭逢平生如此厲害的對手,又能有取勝的希望嗎?
已經從葉城逃回的金政明及其二千多精兵,在高男武回師后不久也來到了楓葉谷三十裡外的屯糧地,雖然未趕得及與王師一齊回擊,但也因此能在第二次潰敗時,提前從駐地多少帶走了一點糧草物資,令劫後餘生的兩萬高句麗軍隊勉強能維持兩三天的生計。
於是必須在這兩三天的時間,決定敗軍的進退。
更準確地說,應該是一天,因為按照細作日前回報,再有一天,李謹信的大軍便會真的開到葉城。以連戰連敗的兩萬殘兵,對兩萬連戰皆捷的勝軍,完全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高男武一邊聚集眾將苦思良策,一邊派出五倍的斥侯,如走馬燈般穿梭不息,打探敵情,只為求一個必勝的機會。
一隊隊斥侯大汗淋漓地在王帳中進進出出,剛稟報完探得的情報,便無暇多作休息,又投入到新一輪的打探中,因為他們心中都只為了高句麗這一次能反敗為勝,哪怕再是辛苦,也是心甘情願意。高句麗上下一心,務求必勝。
但這個機會,又能在哪裡?
王帳中每個人的眼睛都已經血紅,只要能有這一個機會,不成功,則成仁。
《創世紀》中寫道:上帝始創天地時,大地混沌一片,上帝說:「要有光!」立刻就有光。上帝說:「要有地!」於是就出現土地……
高句麗雖然不是上帝,但說:「要機會!」,於是竟也有了機會。
高男武不動聲色地聽完一次次稟報,蒼白的臉上終於與火燭一起,映出了紅光,「出師行軍,以整肅為勝。覓地而居則應有紀,領軍行動則應有度,如此進不可擋,退不可逼,前後應接,左右應旄,否則軍無紀律、輕昵狹玩,必自侮而亡師。」
第一猛將金政明看著王,眼中已凝成一股殺氣,「秦文遠以為我高句麗遠遁,掉以輕心,再無防備,縱容將士搶掠敵軍物資而不干涉,軍形軍紀已亂,豈能不敗!臣請為王斬殺此僚,是故,戰!」
戰,必須戰,所有人都求戰。
高男武最後看著崔智烈,「智烈你以為可行否?」
搖頭。
兩次出計,兩次血的教訓,崔智烈已生出一種無力相抗的感覺,更隱隱中覺得如置身於一張無形的大網,一個深不見底的陷阱,「臣以為此次新羅出兵非比尋常……雖一時難以查明其中緣由,但既有前車之鑒,不得不加倍小心。」
大賬中火光一暗。帳門外旋風一般刮進一人。
「楓葉谷從谷頂到谷外,我等均已仔細探查過,決不會再有伏兵。同時臣已留下人手,如若有變,必能隨時通告。」高男武派出了最得力、最有經驗的斥侯總隊長。
楓葉谷,高句麗人的不祥地。
既然這個不祥之地已確然安全,那還擔心什麼?
大帳中火光再次明亮。
崔智烈不知如何選擇,只是將眉頭緊緊皺出一個深深的刀字,時間,只有一天,但大軍,卻已經二敗。每一次都是機會,但每一次都成了噩夢。
猶豫,還是不能再猶豫?
崔智烈與王次弟高延優關係極好,但金政明卻是王大兄高拔奇一系,素與崔智烈不和,此時一要爭功二要暗諷,「所謂猛虎之勢大,其猶豫卻不若蜂蟲之小小一蜇;良驥之千里,其踟躅卻不如弩馬之小小安步;虎賁天下勇士,狐疑不決亦不如庸夫之行!
為將之弊,首重在狐疑不決,需知戰場之機,瞬息萬變,時機難得而易失,一失而不可再來,願大王速斷。若是崔大人心已膽怯,請留守此處,我等願隨大王一戰。」
高男武雖素來看重崔智烈,但經此兩敗,也不由對這名智將的智慧產生了一絲不信任。望著滿帳狂熱的目光,當下不再理會崔智烈,拔出刀來狠狠一斬,「此事定矣!立刻傳令準備,天明發兵。一伏二伏,我不信他新羅如此不整之師,還有三伏。」
高句麗全軍上下寧可就此孤注一擲,只有崔智烈一人卻在擔心。
漫山遍野,散布著正在小憩的新羅兵,一個個馬馱肩抗,儘是裝滿了戰利品的大包小包。還有二十里便是楓葉谷,過了楓葉谷便是葉城,葉城不大,卻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足以用全身的戰利品換來他們所有的需要。
夏日的熱風,讓新羅兵的心也熱了起來,一個個嬉笑玩樂,追逐打鬧,盡情地松馳下來,享受這大戰後的和平。連張遼在內,也懶洋洋地不願再走,似要在這大勝后的土地上,多多尋找一些留戀的氣息。
草長雲飛、鳥語花香。這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好的地方每個人都想來,包括侵略者。
可是他們不得不敗,因為他們一直不知道,
新羅人對這片自己熱愛的國土,了如指掌,遠遠比他們熟悉十倍。
哪一處的花會先開,哪一處的草會早發,哪一處的蟲會多聚,哪一處,能更好的伏擊、更好地隱藏。
就是這裡,除了楓葉谷,就是這裡。
張遼就是要在這裡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一張大網。
當高句麗盡鼓餘勇、要將秦文遠全殲於此的兩萬殘軍到來時,卻發現被全殲的,即將是自己。
三伏,一年最熱烈的天氣。
三伏,新羅最熱烈的一戰。
高句麗必亡於此。
當自己沖向新羅那群軍紀不整、全身塞滿財物的游兵散將時,卻發現他們將所有的珍貴,哪怕是黃金、玉石、錦緞,統統如空氣般看也不看,隨地一丟,即刻嚴肅地、迅捷地、從四面八方,象雨後的蘑菇一樣,突然地聚集到那名秦文遠的身邊,人人士氣衝天,刀刀殺氣如電。
——這哪裡是一群亂兵、散兵?這是一群虎賁、惡狼!
惡狼自然成群,所以,緊接著,從左、右、后三方齊齊湧出三隊新羅大軍,將高句麗圍成鐵桶。
「次破彌干。李」。
這次不是葉城的假旗,李謹信的大軍終於比預料中提前一天趕到了。因為這是他們早已定下的計策。
原定張遼比大軍提前四天到達葉城。
第一天休整。
第二天反伏。
第三天重伏,並將高句麗逐出至少四十里。但這兩伏因為兵力所限,決不可能全殲高句麗軍,所以,必須要靠第四天。
第四天,為引「聰明」的高句麗人再次來追,故意讓全軍裝做爭搶物資、軍紀渙散地來到楓葉谷前二十里此地歇息,與原要第五天才能達到,但卻星夜兼程,提前一天來到的李謹信大軍匯合。高句麗的斥侯算得了什麼?他們哪裡知道那些捷徑小道?唐榮本就是個聰明人,怎麼還會在楓葉谷伏兵?
三伏。
高句麗兩萬多條舌頭伸出來,喘著粗氣、吐盡士氣。因為此時此境,無人再想一戰。
自己連夜奔襲四五十里,敵方卻以逸待勞。人數同為兩萬,但中伏與設伏、疲憊與昂揚、灰心與信心,勝敗之數無人不知。
新羅人是人還是鬼?自己是不是見鬼了?
韓信困項羽時,讓漢兵唱楚歌,以勾起楚軍思鄉之情,令其人心渙散,不攻自破。
不過那是為了讓敵軍潰散,如今不同往時,既已將高句麗圍住,要求的是殺敵的士氣,所以同樣是唱歌,新羅唱的是《愛國歌》,後世韓國1948年的國歌。
唐榮是個比較喜歡韓國的人,對韓國的歷史、文化、風俗都有一些了解,所以早在隨軍出發前,為了激勵士氣,便將記憶中的韓國國歌寫出來,並讓任紅昌和朴熙愛二人翻譯成韓文,記得當時二女,尤其是朴熙愛反覆吟唱,然後那種看自己眷眷深深的眼神,令唐榮立時想到兩個字「海洋」。
「直到東海水枯,太白山石爛,上蒼永保我疆土,願新羅國萬萬年。
錦繡江山千里,鮮花遍野盛開,新羅人誓死衛國,願新羅屹立萬代。
萬眾意志如鋼,南山勁松蒼蒼,任憑那風吹霜打,我恆心持久綿長。
願我大韓精神,金秋皓月碩碩,清輝灑遍土地,堅定、真誠、執著。
用我意志精神,愛我親愛祖國,奉獻身心忠誠,無論痛苦亦或歡樂。」
…………
新羅人是在用心唱這首歌,或者因為他們本身便有著二千年後同國人的同種同根,所以這首歌唱起來是那麼真情,那麼虔誠,歌聲在每個新羅人心中蕩氣迴腸,他們眼中沒有任何戰爭的畏懼,只有所愛的國家,只有將生命獻出保衛的祖國。
歌聲飄揚,令侵略者無不膽害,也令新羅全軍上下誓死衛國。
新羅必勝、高句麗必敗。
張遼高舉大戟,直破蒼穹,「殺——」
新羅兩萬多大軍震天齊吼,兩萬多刀戟寒鋒齊舉,
殺!殺!殺!
書友群28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