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赫連夫人見氣氛有些尷尬,遂咳嗽一聲跟懷清道:「剛遠遠的我還說怎瞧著有些面熟呢,近了才瞧出來竟是懷清姑娘,上次多虧你治好了哥兒的病,還未及謝你呢,你就去了益州,后聽說你回了京,又趕上過年,一忙活到忘了這茬兒,姑娘莫怪。」
懷清忙道:「夫人客氣了,些許小事,少爺可還好?」
提起兒子,赫連夫人忍不住露出個笑容:「好是好就是皮呢,一會兒都不得閑。」
老太君笑道:「你家的哥兒才多大,還不到皮的時候呢,若是見了我家寶哥兒你就知道了,皮的他老子都頭疼,不是我攔著好幾頓打都挨上了。」
眾人自然知道寶哥兒是葉府嫡子,老太君的寶貝孫子,都湊趣說了幾句,方岔開了因余靜茵所起的尷尬氣氛。
皇后抬手指了指赫連夫人旁邊的兩位挽著婦人髻的女子道:「這兩位也不是外人,一個是我的侄媳婦兒,一個是六皇子妃。」
懷清覺得,自己跟這些人真不是一路的,從頭看到尾除了余靜菀跟赫連薇勉強過得去,其他兩位余靜茵對自己有著明顯的敵意,赫連清呢,眼睛長在頭頂上,根本瞧也不瞧自己一眼,皇子妃的架子端起來,哪會理會自己一個民女。
倒是赫連夫人頗慈善,席上跟自己說了不少話兒,這個罪受的就別提了,說如坐針氈也不誇張。
好容易眼看著賞花宴要結束了,忽余靜茵開口道:「聽我哥說,懷清姑娘還是我慶福堂的股東呢,想我慶福堂的股東統共就那麼幾位,大都是舊年的老人,懷清姑娘可真是好本事啊,不知道的,還以為懷清姑娘跟我哥有什麼干係呢。」
眾人不想她好端端提起這個,都不禁暗暗皺眉,皇後娘娘警告的看了她一眼,這余靜茵嫉火中燒哪顧得上,只一味要給懷清難堪,把余雋繞進來都在所不惜,她這話明著是沒什麼,可暗裡誰都聽得出來,是說懷清跟余雋有什麼不乾不淨的關係呢。
懷清看著她,琢磨人蠢到了這份上也真不容易,既然暗戀慕容是,想嫁給慕容是,不得在皇後跟前好好表現嗎,這麼拈酸吃醋的著實掉架兒,皇家要是娶了這麼個不識大體的妃子,丟臉還在後頭呢,便皇後娘娘再顧念自己的娘家,也得替自己兒子打算,所以,這個余靜茵從今兒起基本就沒戲了。
而且,她要是覺得自己好欺負就找錯了人,想著淡淡開口:「若跟余大夫關係好就能當慶福堂的股東,想來慶福堂的股東也不算稀罕了,更何況,聽說慶福堂的股份制是當年昭惠皇后所立,規矩都是定好的,若沒點兒真本事,慶福堂的分紅恐也不是那麼好拿。」
余靜茵嗤一聲道:「你是說你自己有真本事了?」
懷清上下打量她一遭道:「至少比外頭好看,裡頭都是草的繡花枕頭強些。」
「你,你說誰是繡花枕頭?」余靜茵惱恨起來,一張臉漲得通紅,指著懷清:「別以為表哥喜歡你,你就能攀上皇家,就憑你,做夢。」
懷清卻笑了,笑的頗冷:「我張懷清在此立誓,從無攀附皇家之心,若有此心……」說到這兒,忽聽皇后喝了一聲:「靜茵,放肆。」
皇后插進來,懷清便不好再說下去,老太君臉色不大好看的掃了余靜茵一眼道:「到底是老了,坐了這麼會兒就有些撐不住,皇後娘娘,容老身告退吧。」皇后忙扶著老太君道:「您老要不先去我宮裡歇會兒,宣太醫給您老瞧瞧。」
老太君道:「太醫不中用,別看一把年紀,還不如我這小孫女的本事呢,回頭讓她給我捏捏就好了。」
皇后不好說什麼只得讓嬤嬤送著老太君出去,一時散了,叫總領太監過來把兩個侄女送出去,省的看著堵心,卻也沒想到張懷清那丫頭竟如此烈性,一句不合便要起誓,不是自己攔著,讓她說下去,不定說出什麼來呢。
先頭是而說他是單相思,自己還不信,如今瞧這意思,還真由不得自己不信了,那丫頭根本對是兒無意,若有意怎會當眾立誓。皇後娘娘想想都頭疼,怎麼是兒偏看上這麼個倔性子的丫頭了呢。
再說懷清,出了宮,老太君嘆了口氣道:「你這丫頭的性子也倔,那樣起誓的話如何能說,殊不知世事變化,哪有一定的,你今兒覺得不可能的事兒,未必將來就不成。」
其實懷清也有些後悔,不過剛一口氣上來,想起皇上當日賜自己木如意的事兒,心中不忿,方脫口而出,這會兒想想著實有些莽撞,低下頭道:「懷清知錯了。」
老太君道:「錯倒不是錯,余家那丫頭如此不識大體,皇後娘娘也是瞧在眼裡,與她沒什麼好處,我是擔心你,有些話不可說絕了才是,得了,此事過去便過去了,莫在想,回頭倒膈應了自己。」
若瑤也道:「快別想了,那樣人的話何必放在心上。」
懷清趁機道:「老太君,懷清想回益州。」
老太君就知道是這個結果,本來想著益州濕冷,讓這丫頭在京裡頭陪自己過了冬,不想京裡頭的事兒如此多,知道留不得,只得嘆了口氣道:「好歹等過了十五吧。」懷清點點頭。
懷清還沒走呢,馮子京卻來了,皇上初八臨朝,頭一個就是川陝總督尹繼泰上奏修建民江堰的摺子。
這件事皇上也不是沒想過,蜀地年年鬧水災,讓各州府放糧賑濟災民,總歸不是解決之道,要想解決蜀地之災,還得治水防澇,若治水必要築堰,而民江的地勢頗為特殊,繞山而江,若築堰絕無可能,當初自己讓彭如珍去益州任知府,就是想讓他看看有沒有這個可能,可六年過去了,彭如珍心灰意丁憂回鄉,皇上也死了心。
可怎麼也沒想到,張懷濟這一去,事情忽然就有了轉機,且是尹繼泰上奏此事,可見張懷濟這個知府跟尹繼泰不再勢同水火。
前頭災民那檔子事,皇上心裡極清楚,若不是尹繼泰推波助瀾,無論如何也不會弄到如此地步,此事雖是由尹繼泰而起,到底張懷濟做人太失敗也是原因,當初在江南也是。
張懷濟有本事有能力,可這當官也不能都看本事能力,就算再有本事,把所有人的都得罪光了,這個官也沒法當下去,畢竟官場不是他張懷濟一個人的,大燕的官員有多少,若個個都跟張懷濟似的,還不亂了營啊,所以,這次依著之春把張懷濟調到益州,也是給他一個教訓,或者說給他個機會。
皇上也愛才,即便張懷濟是個愣頭青,皇上也想調教調教,如今看來,張懷濟果真開竅了,尹繼泰什麼性子,皇上還是知道的,也屬於油鹽不進的主兒,如今能遞上這份摺子,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更何況,尹繼泰的摺子里多次提到張懷濟,言道這個是張懷濟提出的云云,弄的皇上都有些好奇,張懷濟究竟用了什麼法子跟尹繼善冰釋前嫌,而這民江築堰究竟可不可行呢。
皇上把摺子合起來道:「把劉鵬給朕叫來。」
海壽忙道:「劉大人現正在外頭候著呢。」
皇上挑了挑眉:「他倒機靈,莫非知道朕要傳他不成,叫他進來吧。」
跟著尹繼泰摺子一塊來的便是馮子京繪製的民江堰的草圖,劉鵬如今可學精了,若擱在以前,這事兒開春再說了,誰理會啊,可如今張懷濟可在益州呢,對於張懷濟,劉鵬可是非常看好,人家手眼通天,還從自己的工部走過場,就是看的起自己,自己要是不懂事兒的扣下,回頭翻出來可吃不了兜著走。
琢磨皇上初八臨朝,一準就能見尹繼泰的摺子,自己得跟上,故此一大早就來了,這會兒都快凍透了,還想自己莫非猜錯了,皇上沒看尹繼泰的摺子,亦或是,尹繼泰摺子里說的不是築堰的事兒。正想著,忽見海壽出來,劉鵬眼睛一亮,心說,自己到底沒猜錯。
海壽近前道:「萬歲爺宣召,劉大人請吧。」
劉鵬忙跟著往裡頭,一邊兒還不忘掃聽:「不知萬歲爺召微臣是……」海壽看了他一眼,心說你就裝糊塗吧,不知道為什麼傳你,一大早跑這兒來做什麼,呵呵一笑道:「劉大人您這是哄老奴玩呢,萬歲爺瞧了尹總督的摺子,就宣您覲見,你不知道誰知道啊。」
劉鵬心裡落了譜,進了御書房跪下磕頭,皇上揮揮手:「起來吧,劉鵬朕問你,蜀地的民江可能築堰?」
劉鵬忙道:「岷江繞山而過,以往微臣也以為絕無可能,卻這份草圖送到微臣手裡的時候,微臣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民江築堰可行,請皇上請御覽。」說著把手裡的草圖呈了上去。
海壽接過去鋪到炕桌上,皇上仔細瞧來,過了半晌兒忽道:「此圖果真巧奪天工,竟不知我大燕還有如此能人,這張圖是何人所繪?」
劉鵬道:「乃是張大人府中幕僚名喚馮子京。」
馮子京?皇上略沉吟:「這個名兒聽起來倒是有些熟。」
慕容是此時方道:「南陽伏牛山的截流堤壩便是出自此人之手,此人曾任淮揚道主事。」
慕容是一說,皇上倒是想了起來,當初老四從南陽回來,跟自己呈報過一檔子事兒,是關於淮南當年決堤發水一案,裡頭被冤枉的就是這個馮子京。
倒不妨此人有如此本事,若說當初皇上還有些疑馮子京的冤案,如今卻再無疑心,能繪製出如此巧奪天工之圖,又怎會在一個小小的堤壩上出錯。
皇上又低頭看了那草圖半天道:「傳旨下去,召馮子京進京。」
一道聖旨直下到益州,馮子京把聖旨接在手裡,激動的半天沒說出話來,等了這麼多年,盼了這麼多年,不就是等這一天嗎,他師傅活著的時候常說,這人再有本事,也得靠運氣活著,運氣好了,才能施展本事,運氣不好,只能懷才不遇,末了落一個鬱鬱而終的結果。
而自己前半截的運氣,實在差到了極點,卻不想否極泰來,自從遇上張懷濟,自己的運氣就來了,不管是當初的南陽,還是如今的益州,若沒有張懷濟,他馮子京如今還得靠著丈人接濟過活,如今卻要進京面聖了,當初四皇子從南陽走的時候就曾說過,若皇上有朝一日宣他進京,河道的案子就能翻了。
想到此,馮子京怎能不激動,臨走的時候,對這懷清一躬到底:「子京若有騰達之日,定不忘大人的提攜之恩。」
懷濟道:「馮先生不必如此,民江築堰若成,懷濟當替蜀地的數百萬黎民謝先生大義。」
馮子京道:「張大人只管放心,子京一定會盡我所能成就此事。」
馮子京這一路不敢耽擱,到京的時候正是正月十六,進到御書房,因太過緊張,過門檻的時候絆了一下,摔了個五體投體,爬起來忙跪下磕頭:「御前失儀,罪臣該死,請萬歲爺降罪。」
皇上卻笑了,覺得這人實在,先有了好印象:「你都行了這麼大禮了,朕還降什麼罪,起來回話。」海壽瞥了這位一眼,心說,這位倒是有些狗屎運。
馮子京站起來垂首立在一邊兒,皇上開口:「你來說說此圖從何而來?」
馮子京忙道:「罪臣參考了前任知府彭大人所集民江水域資料,又實地勘察了一月之久,方繪出此圖,圖中民江出自民山山脈,從蜀地平原西側向南流去,對整個蜀地平原是地上懸江,平原的整個地勢從民江出山口,向東南傾斜,坡度很大,落差更大,故此,每當民江洪水泛濫,蜀地便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民江繞山而行,正好可採用中流作堰之法,在民江峽內用石塊砌成石埂,使此堰飛架在民江之上,把民江一分為二,內可灌溉蜀地千里沃野,外可泄洪疏通,如此可解蜀地百姓疾苦。」
皇上站起來道:「好一個飛架於民江之上,如此,此堰就名飛江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