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五月十八,下詔,以宇文述為兵部尚書,加上將軍號,入內閣。原來的兵部尚書,我早已經看不順眼,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接替,而於仲文接任兵部侍郎,其實已經把他架空。此時,我正好把楊玄感調任秘書監---一個位高而權輕的位子,為了讓他心裡好過些,又加個太尉的虛銜,騰出來的禮部尚書,就給了前任兵部尚書。
同時,下旨在同昌郡設立都護党項中郎將府,隸屬關內道。在党項設置拓跋、細封、費聽等八個土司府和黑党項都督府、雪山党項都督府。都督的待遇是要比土司優厚的,卻是為了懲罰党項八部攻打河源等郡。在汶山郡設立都護嘉良校尉府,隸屬西川道,設置東、西嘉良都督府。
就在西北大捷的不久,東北也有兩個好消息傳來。
第一個好消息來自遼東的李密。
原來靺鞨諸部相繼背叛高句麗,並且攻佔扶余等地,令高句麗國內無奈而又憤怒,於是國內占人口多數的高句麗族和少數的靺鞨人(在高句麗境內還有少量散居的靺鞨人)矛盾日益激化,高句麗殘殺靺鞨人的事件屢有發生,而靺鞨人不得不自發組織起來反抗。三月底,曾經在高句麗任中級地方官的靺鞨貴族拉洛受到高句麗朝廷的猜忌,為了自保,起兵謀反,很快成為反叛的靺鞨人的首領。四月初三,拉洛率部攻佔遼河東岸的新城,並向大隋表示了「投誠」的意願。
新城地處大隋的遼東城以東,高句麗的遼東城以北,粟末靺鞨的龍泉府(即扶余城)西南,大業九年九月,李密曾經攻克新城,不過隨即就放棄了。我立刻加封拉洛為「新城都督,新城公」。
第二個好消息來自燕郡的韋雲起。
在安定奚人後不久,韋雲起就開始對契丹動武了,他對付契丹人的路數和對付奚人如出一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分而治之。到了四月中,契丹十部中,弱洛水(遼河上游)以南的六部,已經有五部歸附,一部則在韋雲起和其他五部的「聯軍」攻擊下被滅,而原本和契丹聯合尚未歸附的最後一個奚人部落,也很識相地交上了降表。接下來,韋雲起又玩起分地分人換地的老把戲,並且還不忘把東邊一點給了遼東郡,西邊一點給了遼西郡,自己的燕郡留了中間一塊。而五千契丹人,五百精銳被編入軍中,其他也併入屯墾,如此一來,燕郡有地有人,也算有些像「郡」的樣子了,韋雲起駐軍的四個營寨附近,也開始建起城鎮村莊,燕郡城更是開始由一座純軍事意義的要塞,向真正的「郡治」轉變。
而我也很「大方」地加封了六個新「都督」。與此同時,韋雲起也和「助戰」的突厥軍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每次打仗,韋雲起都只讓這些突厥軍起個嚇唬人的作用,並沒有讓他們真的衝鋒陷陣,而勝利果實,卻不忘讓他們也瓜分一份,如此一來,那些突厥人當然和他稱兄道弟。
這次阿史那咄吉派出的雖然只有三千老弱病殘,可是統軍將領,也都是些突厥貴族,不乏特勒(突厥貴族,相當於公爵)、之設(部落頭領)級別的人物,領頭的,更是阿史那咄吉的弟弟阿史那叱吉。而且這些領兵者,多是與阿史那咄吉關係不睦的,阿史那咄吉派他們來,原有些「眼不見心不煩」的意思,草原梟雄固然彪悍,卻沒有什麼花花腸子,此舉恰恰使得韋雲起有機可乘,更是與他們「傾心相交」。
此外,韋雲起還把四大偏將的兵馬來了個互調,自然是記得我臨行前的囑咐。
六月十五,宇文述回到東都,並很快上了嵩高山,和他同來的還有前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我很「大度」地封慕容伏允「西寧縣公」,在東都「賜第」居住,又委任他的兒子,卻與他關係不好,早在大業五年(六零九年)就歸順大隋的慕容順為「西海縣公,西海等五郡安撫大使」,前往吐谷渾故地安撫吐谷渾遺民。不過我對他也不是絕對信任,所以為他安排了不少絕對忠實可靠的「副手」和「護衛」。
在改革地方行政后,我又開始著手改革軍制。前些年楊廣為了打高句麗,擴軍不少,其中許多我已經在大業八年就做了遣散,但實力依然強大。這幾年因為造反,不少地方都增加了地方部隊,而招降的農民軍,也有很多編成官軍,如此強大的軍隊固然威武,可是對國家財政的壓力也很驚人。
隋軍的主力是左右武衛、左右翊衛等十六禁軍,稱十六衛,每衛編製三萬人,共四十八萬,以大將軍統帥,將軍為副職。士兵一般服役兩年,不過打仗的話可能會延長,如果升遷做了軍曹甚至軍官,服役期也會延長。十六衛主要駐紮兩都附近,由皇帝親自調遣,南北兩京平時各駐一衛,一年一調。
皇帝的親軍為御林左、右衛,負責兩個都城和皇帝出行的警衛,每衛兩萬人,也設大將軍和將軍,另設驍果衛三千,個個身懷絕技,堪稱古代的特種部隊,由一名將軍統帥---不過這個將軍的待遇並不亞於大將軍,驍果衛負責皇城警戒。千牛衛是皇帝的近衛,負責皇宮的警衛,人數不多,只有五百,更是個個絕頂高手,最低的也有從八品官銜,宇文成都就是其中一個統領。以上四萬三千五百人,比起真楊廣在時,規模要小一些。御林衛服役兩年,而驍果衛和千牛衛服役期比較長,事實上,他們中相當部分來自武舉,而最後基本上都會外派擔任中上級軍官。
全國鷹揚府兩百所,大者稱鷹揚郎將府,小者稱鷹揚校尉府。大郡一郡便有一所鷹揚郎將府,小郡則為鷹揚校尉府,或者兩三郡合設一鷹揚郎將府。鷹揚府多數集中於東西兩都和地理相近且交通便利的河南、河北、河東、江漢、關內、淮南六道。鷹揚府負責每年農閑時節,從當地適齡男性(十八至四十歲)中挑選一批人參加大約一個月的軍事訓練,參加者可以酌減當年賦稅差役,並且領一個月口糧。而鷹揚府則從中挑選士兵,補充禁軍、親軍、都護府和各鎮。鷹揚郎將府設兵五百,有一鷹揚郎將統領,鷹揚校尉府設兵兩百,有一鷹揚校尉統領。鷹揚府直接聽命於兵部,除非有朝廷特旨,連鎮守使也無權管轄調動。以上常設兵六萬。
東北的安東都護大將軍府設瀘河、懷遠兩鎮和二十所「護衛屯田校尉府」(簡稱屯田衛)及「烽燧守備校尉衙門」(雖然稱校尉衙門,實際統領卻是虎賁郎將)。兩鎮各駐軍五千---因為東北局勢已經大好,兵力自然精簡,通定鎮也罷建了,兩鎮各設一總兵將軍---地位稍低于禁軍的將軍,鎮的駐軍由兵部調派,兩年一輪。屯田衛各有兵三百,以一折衝校尉統領,共六千,又有烽燧兵約三千五百人,這些兵卻是各地自行招募,。又有契丹奚霫都護府兵七千,六千由兵部調派,兩年一輪,一千是韋雲起編練的奚、契丹兵,全歸沈光節制。靺鞨都護府兵八千,五千由兵部調派,兩年一輪,三千招募於當地。共計有兵三萬四千五百,不設鷹揚府。至少在理論上,還有十五個「都督府」的少數民族士兵和三千多突厥兵也從屬於安東都護府。都護府不干預都督府內部事務,但是如果有外敵入侵,有義務協助都督府退敵---這其實也是為了保證大隋的「勢力範圍」。如果某個都督意圖不軌或者下屬發動叛亂,都護府有平叛之責。當都督府之間發生衝突,都護府也要派兵調停---分而治之是最好的手段,如果都督府之間相互吞併形成「統一」,不利於大隋的國家利益。
西南的南寧州總管府設曲靖、昭通兩鎮和雲南、昆明、安順三所「護衛屯田校尉府」,東安郡漢化較深,又臨近昭通和西川道,不再設衛。衛鎮設兵,與安東都護大將軍府同,衛兵地方自募,鎮兵兵部調派,兩年一輪。共計有兵一萬一千,也不設鷹揚府。理論上,那些土司也有協助的責任,雖然依靠他們的想法實在不大靠譜。
此外還有都護党項中郎將府兵六千,都護嘉良校尉府(雖然稱校尉府,實際統領卻是鷹揚郎將)兵一千,半數兵部調派,半數地方自募。
沿長城自西向東設銀川(即靈武)、夏州(即朔方)、榆林(今內蒙古東勝以北)、雲內(今大同)、燕山(今張家口)、臨榆(今山海關)六鎮,每鎮設一總兵,領兵五千,總計三萬大軍,其實是為了防範突厥。
各郡(但南寧州總管府只有昭通、曲靖、東安郡,屬西川道;安東都護府只有遼西郡,屬河北道)置兵五百至七百---這是上下限,自行招募,由郡丞(卻是正五品的文官)統領,維持地方治安,而各道的鎮守使,除了身邊兩百人的鎮守使衛隊,真正有調派權的也只有這些兵力。各縣平時不設駐軍,只有縣丞帶班差役起「警察」的作用,非常時期,才可以根據「聖旨」募兵---主要是受過鷹揚府訓練的。以上有兵十一萬。
各親王府原有自己的小部隊,此時全部裁撤,由御林衛派人擔任「衛率」。
全國總兵力達到七十八萬,相對當時不到六千萬的人口,實在不少,不過比起整編前的一百萬以上,還是減去不少。
整編軍隊以外,又改革武職。老實說,那些這個郎將那個司馬的,我已經頭暈,於是參考現代軍銜制,進行改革。
最基層的是伍曹,言下之意是管五個人的,往上的隊曹,管二十五人。再往上的就可以算是軍官了,參軍校尉(准尉),從九品;司馬校尉(少尉),正九品;鷹揚校尉(中尉),從八品;折衝校尉(上尉),正八品;副鷹揚郎將(少校),從七品;鷹揚郎將(中校),正七品;虎賁郎將(上校),從六品;折衝郎將(仍相當上校),正六品;武賁郎將(大校),從五品;車騎將軍(少將),正五品;總兵將軍(仍相當少將),從四品;中郎將(中將),正四品;將軍(仍相當中將),從三品;大將軍(上將),正三品。另外設上將軍---目前只有宇文述,正二品,相當於元帥,但只是個榮譽稱號,並不一定有實際軍權。
鷹揚郎將原本是正五品,此時卻降到正七品,一干官員調動自然忙碌,新任兵部尚書宇文述和侍郎於仲文這段日子忙的只能用焦頭爛額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