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李余南逃后,很快糾集起在南方的兩萬人馬,又七拼八湊,號稱五萬,迎擊南下的秦瓊所部。

十二月初一,兩軍會戰於九真郡北。

考慮到自己人少,秦瓊決定不主動進攻,強行渡河。

他知道,李餘一定會發起進攻,這位「天王」仍然企圖「收復」交趾,並與北邊的「太子」李勒會師,以圖扭轉局勢。

果然,將近中午,「越」軍開始渡河。

秦瓊並不打算將敵軍攔截於河南,只派了徐世績率領一千弓箭手在河北岸列陣,予敵以殺傷。

很快,「越」軍萬餘渡過河來,徐世績且戰且退。

兵法云:半渡而擊。側翼突然殺出一支人馬,由西向東直撲越軍渡口,卻是預先埋伏的由程知節統帶的三千騎兵。與此同時,秦瓊也率軍由北南擊。渡河的「越」軍其實並未真的打過什麼仗,根本沒有對側翼加以防護,人數也不佔優,立時大潰,許多逃入河中,卻被河水吞沒,剩下的見勢不妙,棄械投降。南岸敵軍得見,也全無士氣,尤其新征來的兩萬多人,更是陣腳大亂,李余再三勒阻兵士,卻哪裡勒阻得住?眼見隋軍乘勝渡河,只好勉強湊齊兩萬人馬,退守日南。

而此時,交趾失守的消息已經傳到寧越,李勒部立刻不戰而潰,李勒只能帶領兩萬殘兵西逃,因為秦瓊所部已經南下,交趾郡城只有千餘守軍,倒也不敢襲擾李勒,而李勒也知道張須陀大軍在後,也不敢攻取交趾,而是繼續向西退入文單(今寮國)。

就在十二月初一,張須陀進駐交趾,遣李靖、侯君集領兵八千南下增援秦瓊,自己則和羅士信、馮盎等安定交趾民心。

十二月初六,李靖、侯君集與秦瓊所部會合於九真郡。八日,大軍繼續南下。

初十,張須陀留羅士信、馮盎守交趾,自領兵一萬南下,十二日進駐九真。

而就在十二日,秦瓊已經開始收復最後一座郡城---日南。

日南城北,隋軍衣甲鮮明,列陣南來。

此時的李余,只有兩萬烏合之眾,不論數量、質量,都遜色於大隋軍。對於勝利,秦瓊已經成竹在胸。

然而,侯君集的前鋒突然陣腳大亂,三千步卒開始拚命北逃,秦瓊立即命徐世績領一千兵彈壓,又派程知節率三千騎兵增援。然而,徐世績、程知節的部隊也陷入混亂。

李余的陣列之前,是一群龐然大物---大象。不要說隋軍主力多來自北方,就是嶺南兵士,也大多未見過這種體型碩大,長著一對可怕的尖牙的怪物。

現在,隋軍只好逃跑。幸好,象陣的速度有限---大象跑起來是很快的,不過如此一來,象陣會不成隊形,自亂陣腳,隋軍北撤二十里,終於穩住陣腳,只是折算下來,卻損失了千餘人。

第二天,李余再以象陣做先鋒,隋軍只能再撤二十里,只是今日已經有所準備,不過折損兩百餘人。

此時的隋軍之中,卻有兩人在思考對付象陣的手段---李靖、徐世績。當夜,兩人求見秦瓊,將自己的計劃說出。

十一月十四,日南城北五十餘里。

隋軍列陣於一片樹林之前,等待著「越」軍的到來。因為前兩日的勝利,李余如今又是躊躇滿志,他的麾下,又有了近三萬兵馬,這使得他沒有仔細去看,隋軍挑選的這片戰場。

林前,是一片廣闊的平地,西邊卻是一片沼澤,要繞過沼澤,至少得二十多里,東邊是一座山丘,平原之上,卻是一處高地。

李余照例把他的百餘頭大象放在前面,向隋軍而來。隋軍射出箭矢,不過對於大象,並不能造成太大的危害。眼見大象越來越近,隋軍恐慌起來,轉身逃入林中。

大象越來越逼近樹林,卻突然發出一陣「轟隆」巨響。原來隋軍在林邊掘下百餘大坑,上覆席草,一時間,倒有三分之一的大象陷入坑中。但是剩下的大象還有近百頭,追進了樹林之中。

突然,山丘上猛烈的箭雨,射向尾隨在象陣后的「越」軍。「越」軍先頭不得不放棄跟在大象後面的打算,轉攻山頭。山上有徐世績帶了一千弓箭手和五百步兵,早部下滾木礌石,「越」軍雖多,可是山道狹窄,一時卻施展不開,又是上午,正是逆著太陽,而隋軍居高臨下,自然佔了便宜。

這是一片榕樹林,許多榕樹,已經有了幾百年,氣根入土,又生成新樹,獨木便可成林。隋軍早從軍中挑出數百善於攀援的士兵,登於樹上,樹間卻又以木板搭橋,或繫繩索,便於往來。士兵便在樹冠之間,以茂密的枝葉為掩護,居高臨下,用箭射殺坐在象背上的象兵。象兵驅動大象撞樹,可是這些樹木大多堅固異常,饒是大象壯碩,將樹撞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樹上的士兵早已從容轉移。

借著象陣被樹林絆住,退入林中的隋軍卻已經重新集結,繞出樹林,出現在正在攻山的越軍側翼。

幾乎同時,「越」軍後方,也是殺聲四起,原來是李靖、程知節帶了五千騎兵,早已經繞過沼澤,出現在李余的後背。

沒有了象陣的越」軍,哪裡是隋軍的對手,除了投降,只能是逃跑。李余只帶了三千殘兵敗將,逃入日南城,「五萬士卒,倒有三萬多做了俘虜,連剩下的五六十頭大象,也成了隋軍的戰利品。

日南城顯然也不是安全的地方。當夜,李余就領了千餘的親信,倉皇南逃到林邑國。

十一月十五,隋軍收復日南,距離李余叛亂,不過三個月。

然而,還沒有到可以慶賀勝利的時候。

就在十一月初十,逃到文單的李勒,宣稱「先天王」已經「殉國」,自己接任「天王」,並宣布改「聖德元年」為「重光元年」。十一月十五,李勒在叢林中舉行了「登基大典」,並且比他老子更進一步,稱「大越國皇帝」。

李勒心中,還打算「重新光復」。他在文單與交趾邊界召集余部,到了十二月初,又有了五萬部眾。不僅如此,他又北連濮人,西結文單。當時濮人正與南寧州的隋軍對抗,雖然與李勒結盟,卻拿不出什麼實際支援,倒是文單國王派出了三萬軍隊,幫李勒「收復失地」。

十二月初七,李勒率領八萬聯軍,由文單東北部越過邊境,,企圖奪取交趾。

此時張須陀主力仍然在南部,交趾只有羅士信、馮盎兩萬人馬,各自領兵一萬,固守宋平(交趾郡治)和龍編(舊交趾郡治兩城)。張須陀接報,留李靖領五千兵守日南,徐世績領三千兵守九真,自率兩萬五千主力回援交趾。

十二月初十,在交趾南部山地,先鋒侯君集三千人中伏,雖經死戰,突出包圍,卻折損過半,為南征最大一次敗績。

不過設伏的李勒軍只有七千,面對尾隨而來的張須陀主力,主動撤離。

十二日,解宋平之圍。次日,龍編解圍。

不過,因為李勒是主動撤退,並沒有受到實際打擊。此時的李勒,已經在交趾西部山區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

張須陀審時度勢,認為隋軍多為北人,水土難服,又不識地理,而李勒所據,叢林茂密,貿然追擊,實在十分危險,決定大軍駐於交趾,收服民心。

然而羅士信和秦瓊兩員虎將卻是坐不住,堅請出戰。嶺南道觀察使也以「大軍久住,糧餉皆有嶺南轉運,耗費巨大」,請求大軍出擊。

十八日,張須陀令羅士信和秦瓊各領兵一萬,西擊李勒。

然而,南方的雨林,的確是黃河流域來的隋軍難以克服的,莽林之中,大軍行動十餘日,總是受到李勒軍的襲擾,卻又無法抓住敵人主力的蹤跡。月底,兩路大軍撤回,幾無戰績,卻損失三四千人,一時士氣低落。

不過此時,南方的李靖處傳來消息:李余向林邑王范梵志搬兵,范梵志畏懼大隋---大業初年,劉方曾經大敗林邑,一度佔了林邑的國都,余擒李余來獻,事機不秘,為李余獲知,倉皇逃入真臘(今柬埔寨)。范梵志擔心李余報復,求援於日南的李靖,李靖打算留兩千人守日南,自率三千兵馬到林邑駐防。

除此之外,李靖還向張須陀獻上了對付李勒的方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大業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重生之大業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