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雪紡與絲綢

第二十四節 雪紡與絲綢

御駕還沒有迴鑾,天津兵船比試的結果已經傳到京城,留守的大員們人人都感嘆「果然如此」,更氣憤義大利軍艦竟然敢來撞龍船的龍頭。兩位死去的福建水兵,自然成了許多擅於吟詩作對的翰林們詩中歌詠的風頭主角。

在賭彩中買「贏」的人們,都出乎意料地輸掉了銀子,不過銀子是為皇帝輸的,加之兵船比試又如此慘烈,大家都覺得這一兩銀子輸得足夠壯烈,反倒覺得自己似乎贏了。

一夜把匿名帖子投了五家的那個黑莊家,卻賺了個盆滿缽滿,已經把銀兩轉偷偷運走了大半,帶不走的就裝了幾個罈子,埋藏在院子里的杏樹下。然後自己雇了輛車,趁天黑趕出了京城,準備暫時避過風頭。

徐桐每天讓夥計打探消息,先聽到皇帝輸了的消息,自己也掉了幾行熱淚。不過既然如此,洋人應該把已經交了一半的定金退還,自己也好還給幾位識大體、明大義,肯為皇帝出銀子「包贏」的掌柜們。

但打聽到的消息是,馬里奧和整船的義大利水兵都被抓了。

難道這白花花幾十萬兩銀子就此「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么?」那裡頭,還有他自己靠這幾年俸祿好不容易攢起來的七萬兩積蓄呀。

事情沒有辦成,本來準備好一接到皇帝兵船獲勝的喜訊,就立即去向恩師報喜的情節,也就用不上了。

他正為那幾十萬兩白銀坐卧不寧時,管家忽然一路氣急敗壞地跑了進來,一疊聲道:「大人不好了,刑部來了人,要請您去問話。」

刑部的差役已經跟在管家的背後,徐桐甚至來不及和家人說上幾句話,即時就被帶走了。坐上刑部的囚車,徐桐一時間不由得嗚咽起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為什麼他為了皇帝的輸贏已經傾家蕩產了,卻還被押上刑部的囚車呢?

太后的鳳輦和皇帝的御駕回到京城后,連了三道諭旨:第一道是命令褒獎和厚葬在兵船比試中犧牲的兩位福建水勇,第二道是召左宗棠和彭玉璘入朝覲見。

第三道就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了。因為這道諭旨將讓欽差即日起程奔赴廣東,去鞭笪廣州一位葉姓商人的全家。

說起來,這戶商人也是廣州本地的殷實大戶,經營茶葉和蠶絲,外加有近百年歷史的「葉記」綢緞鋪,生意一直興隆達。

偏偏今年有洋人來到廣州賣洋布,無奈大清百姓,聞洋變色,任憑這洋人巧舌如簧,這批花布仍是賣不動。洋商急了,便低價推出一種叫「雪紡」的布料,並且宣稱,他從國外運來的這種布料,價錢只有大清朝絲綢的五分之一,而且花樣更新,質料比「葉記」綢緞鋪的絲綢更軟更輕。

洋人既然指了名挑戰,百年老店「葉記」綢緞鋪自然接了戰書,雙方在廣州鬧市包了一間大酒樓,從三樓同時分別往下投雪紡和絲綢,要讓街市中的眾人親眼見證,究竟是誰家的布料更輕,落得更慢。

圍觀的眾人,連同「葉記」綢緞鋪的掌柜,大家自然都對大清商品偏愛有加,引以為榮,認為這比試的結果,毋庸置疑將是絲綢獲勝。

雪紡和絲綢飄飄忽忽,從三樓慢慢墜到二樓,然後接近街面,這個時候情勢很明顯了,「葉記」綢緞鋪的那方絲綢要落得更快些,轉眼就要接近眾人頭頂。

這時,葉家裹在人群里的女眷急了,開始拚命地朝那塊絲綢吹氣,好托住它,讓它慢點墜落;先是一位女眷帶頭拚命地吹,後來五六位女眷和兒女們擠作一團吹得不亦樂乎。

圍觀的人見如此,自然也不免跟著出一份力,吹來吹去,大家擁成一團,比試自然不了了之。而街頭巷尾,廣州百姓大家無在不談論這場比試,大家認為,無論如何,絲綢沒有比雪紡先落地,就不算輸,葉家的幾位女眷雖然是女流之輩,卻在危急關頭力挽狂瀾,靈機一動而化危機於無形,足見大清百姓,比洋人勝過百倍,大清朝的商品,自然也勝出洋貨一籌。

洋人們也在談論這件事情。他們對滿街的人爭先恐後地對著一塊絲綢吹氣的場面感到既震驚又大惑不解,所以這位洋商講給另外一位洋商,在粵的洋商又講給在京的洋商,在京的洋商就講給使館的商務參贊,參贊講給大使,大使虛心又向總理事務衙門請教,一心想弄清楚這麼一個謎團:究竟為什麼會有幾百名大清百姓,在大街上對著一塊絲綢吹氣?

結果不知怎麼這話就到了太后的耳朵里,招來了這麼一道諭旨。

諭旨說道:「聖人云:知恥近乎勇。經查葉家與洋人比試絲綢與雪紡之輕重,因絲綢跌落較快,葉家眾人紛紛吹氣托起之,使其延緩墜落,系肆意掩飾自家短處,不知羞恥。著令欽差將葉家大小,大人鞭笪二十,幼童鞭打十二;使我朝民眾,人人知恥而後勇,痛下苦功,奮勇爭先,磨練各項技藝,將來無須行類吹氣之伎倆,而能完勝洋人。」

縱使葉家聽說了這飛來橫禍后,到衙門裡四處打點,無奈天意難違,沒有人敢收錢枉法。欽差的行刑地點,仍舊選在當日雪紡和絲綢比試輕重的鬧市,在幾萬人層層疊疊的圍觀下,一家七八個人,個個伏倒受笪,被打得呼天喊地,血末橫飛。鞭打完畢,一個個含羞帶愧,被僕人們抬回家去將養。

街頭巷尾的人們對這件事情很是奇怪,因為吹幾口氣托起一方絲綢,對朝廷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害處,為什麼要遠隔幾千里來鞭笪?更奇怪的是,「這件事情,怎麼會傳到皇上和太后耳朵里?」

有人說,這是洋人狡猾,因為總是賣不出洋布,不甘心之餘,走了「鬼子六」恭親王的路子,才出了這麼道「長洋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諭旨。

也有人說,諭旨是讓「人人知恥而後勇」,不如洋人的地方,就直接承認,並非要滅大清自己人的威風;諭旨不是說了么?要「奮勇爭先…完勝洋人」。

還有人說:大清朝的絲綢工藝幾百年來一脈相傳,輕而且巧,不可能輸給雪紡;當天比試,本來絲綢落得更慢,後來忽然來了一陣怪風,絲綢落得快了,也不知是不是洋人使的妖法;所以葉氏一家和圍觀之人才吹了那麼幾口氣;諭旨完全不必如此大動干戈,鞭笪本朝百姓,「令親痛而仇快」;本城百姓,應該聯名申訴,替葉家和那塊絲綢洗刷冤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則天代慈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則天代慈禧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四節 雪紡與絲綢

%